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0505—0511)

发布者:洪晓如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1

——法学院——

学术讲座|宋晓燕国际经济形势、法律变迁与我国经济安全

 202559日下午,“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系列讲座”第八讲在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5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讲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主讲,主题为“国际经济形势、法律变迁与我国经济安全”。

讲座伊始,宋教授以近年来众所周知的关税战、贸易战等国际热点事件引出讲座主题。紧接着,宋教授通过对特朗普政府“两任”期间的关税战历程、海运收费以及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事件的分析,详细阐明当前中美中欧经济形势。为了深度剖析关税等贸易战产生的根本原因,宋教授又对关税、贸易逆差与美国国债展开递进式分析,从而揭示了贸易战背后的实质动因。在美国、欧盟的贸易立法实践中,美国强化对关键技术领域外资并购的监管,欧盟则呈现政策工具多样化、经贸保护覆盖面扩大、维护价值观和安全谋求塑造政治共识等特征。总体而言,美、欧“国家安全”立法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最后,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角度,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宋教授提出了中国因应的“学理”方案。

讲座结束后,宋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国际经贸规则的形成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讲座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人文与传播学院——

学术讲座|赵艾东兴趣、执著、跨界:我的学术成长经历

 59日四川大学历史系赵艾东教授在综合楼404做了名为《兴趣、执著、跨界:我的学术成长经历》讲座。赵教授她的文学(英语)学士、教育学硕士(中外比较教育)历史学博士(中国史)的教育经历谈起向听众们介绍了她的学习经历,以及在这些经历中的感受。同时,经由这些经历和感受,赵教授指出,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者,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培养学术兴趣与研究领域:跨学科,触及医疗社会史,近代传教士在华研究,近代康藏史,海外汉学等其次是养成底层或基本观念和逻辑,树立科学的学习观、科学的知识观和能力观,确立“长期主义“的思维模式,重视自我实现再者是要执着理想,并在学术追求保持“定力”最后是坚持:赵教授提到,学术道路是一条漫漫长路要一直不停地做下去,像滚雪球一样积累力量,围绕研究目标和问题,一直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学会深度思考。

赵教授的讲座从她的自身经历出发,对如何做好学术研究,成为一名出色的学者提供了可实践的努力方向和方法,听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按照赵教授指出的方向和方法坚持做好学术研究,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学人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