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1216—1222)

发布者:洪晓如发布时间:2024-12-24浏览次数:10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第五十五期“钱塘文旅论坛”开讲:运动休闲研究进展与休闲学期刊发表

1216日下午,我校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学院举办了第五十五期钱塘文旅论坛“运动休闲研究进展与休闲学期刊发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主讲嘉宾为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陈广洲教授,此次讲座由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酒店管理系副系主任辛爽主持,线下在综合楼502,线上通过钉钉直播举行,吸引了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众多师生、体工部柯陆安老师及其他广大的校内外师生参与聆听。




讲座开场,陈广洲教授以自身丰富的学术履历引入,他在期刊发表、编辑及审稿方面的经验让听众对其专业性有了初步认识,也为后续的深入讲解增添了可信度。




在阐述运动休闲研究当前趋势时,陈教授对各关键主题进行了详细剖析。他先介绍了活动行业的丰富构成,如体育赛事、节日等各类活动形式。接着深入讲解了社会影响与可持续性,包括活动对社会的积极动、对旅游地社区的助力以及管理者应对危机的策略;强调了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和活动举办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时间和情境因素在活动管理中的作用,特别提及了疫情期间赛事取消及虚拟比赛等相关研究;还提及了活动绩效方面的内容。同时,陈教授深入阐释了活动杠杆作用和活动组合两大理论框架,如活动杠杆作用中如何在活动前规划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活动组合中对系列相关活动的关注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如人工智能应用、可持续性研究、跨学科合作等前瞻性指引。




谈及休闲与活动期刊发表,陈教授分享了众多投稿与写作的要点。他从投稿的各个环节入手,提醒大家注意论文要贴合期刊主旨,遵循投稿规范,避免抄袭,注重编辑工作以清晰呈现观点,正确引用文献,控制字数等;还强调了文献综述需展现对学术领域的熟悉程度,回复审稿人时要条理清晰、礼貌尊重等重要事项。




陈教授还通过伊利诺伊马拉松和虚拟比赛参与者体验两个具体研究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开展相关研究。在伊利诺伊马拉松案例中,深入分析了赛事取消后的应对策略、面临挑战以及研究成果与结论;虚拟比赛案例则借助正念理论,详细讲述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意义等。

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将讲座气氛推向高潮。硕士研究生就大型赛事数据收集和长期影响研究中的难点提问,如如何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如何跟踪长期影响等;博士研究生关注大型赛事跨学科研究的深入方法。陈教授一一耐心解答,针对数据收集,他建议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多种方法结合;对于长期影响研究,提出建立长期监测机制;跨学科研究方面,强调明确多学科问题,组建多元团队,整合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等。



最后,陈教授也为学校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同时,此次讲座为运动休闲领域的研究生们提供了全面的学术指导和研究思路,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探索,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学术讲座|王宏志:翻译与文学之间文学翻译史和文学翻译研究

20241220上午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应邀在管理楼210作了题为翻译与文学之间文学翻译史和文学翻译研究”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特聘教授、关西大学名誉教授沈国威教授主持,我院多名老师、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讲座伊始,沈国威教授王宏志教授的个人经历及其研究成果作了简要介绍。之后,讲座正式开始。

首先,王教授简略介绍了文化转向翻译的主要理念,剖析其重要性及意义,并将讲座内容分三个方面展开: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研究带来什么的可能性,二、什么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概念,三、怎样去书写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



在第一个方面,首先,王教授讲到在传统翻译论中存在“原著中心”理论,即所谓好的翻译就是和原著非常相似的翻译,不靠近原著就会被别人诟病。但在另一个方面,翻译文本还得写的通顺,让读者看明白。这就导致了直译与意译的长期之争,这种争执不单单在中国,西方也长期存在着这种问题。其次是“指导性”,在学习如何翻译上,通过著名译者的看法和翻译经验,或者阅读他人对翻译作品的评论,都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但无论是直译(忠实)和意译(通顺)之争,还是指导性,这些都是翻译上的问题,而非翻译研究,将这种将传统翻译理论直接用在翻译研究上会造成三个问题,1.不能反应现实、2.不能解释翻译现象、3.缺乏学术性。

在第二个方面,王教授提出,清末时期中国经过诸多改革,主要是在器物上的学习和实践,对于文学上的翻译起步比较晚,梁启超1898<译印政治小说序>的发表才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开始,通过对外文小说的翻译,使原本不具备政治意味的小说政治化,小说内通俗易懂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思想中有了救国的理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政治大方向从“救国”转向了“建国”,文学翻译中原本百家争鸣的广义的政治在不断地向狭义的、具体的政治靠拢,并且文学的翻译也不再是以往外翻中的单一情况,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为外文供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思想。自清末开始,文学翻译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文学史中的翻译史是不能不谈的,至本世纪初,第一代的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拥有着“史事编年”、“材料拼凑”、“集体书写”的特点,但同时存在着缺乏论述和创新、不能突显研究成果的缺点,导致了不可能无限覆写的困局。

在第三个方面,随着2005年孔慧怡与2021年谢天振主编的《重写翻译史》出版,文学史的重写得到了启发,文学翻译史研究被揭开了新的一页,与第一代相比,二代主要从个案研究入手,认为“没有个案,无以写史”。以个案研究成果支撑历史著作论述的内容,但是脱离了一代那种资料的罗列,而且更加突显作者的视角、观点和研究成果。王教授提到对于文学翻译的描述,往往有着内外之分,内部研究主要在于文学系统的研究、原著的考正以及译文的操控,外部研究注重原著于译文的文学、社会、政治等背景,以及译者、赞助等所有的外在力量。

最后,王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介绍了诸多研究文学翻译史的著名学者,并对文学翻译史的未来进行展望,且鼓励学生积极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

讲座结束,沈国威教授认为现在我们的翻译没有历史感,而王教授的研究成果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把翻译从技术层面提升到了学问的领域。王教授补充道,如果想做好翻译研究,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面对师生们的问题王教授给出了细致的回答,收获了一致好评。本次讲座在王宏志教授与各位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