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
学术讲座|吕冰洋:中国经济的文化基础
11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吕冰洋教授受邀来我校做了题为《中国经济的文化基础》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院长牛志伟教授主持。
讲座之初,吕冰洋教授先抛出了两个问题:中国文化价值在哪里;“内圣”能否开发出“外王”。随后分别分析了中国文化会对经济学研究、个人行为、政府行为产生的影响。首先,吕冰洋教授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理念的变化,并对比分析了古代儒家思想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异同,而后从文化思想出发探讨经济发展如何受当时期的文化理念影响。随后,吕冰洋教授从仁、德、义、利四个个人品行组成部分出发,分析了中国文化内涵及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他提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便是研究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文化对个人行为有者重大影响,鼓励我们在研究时把文化影响列入考虑因素。此外,吕冰洋教授提出文化对政府行为同样具有影响,指出“天下为公”、“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等传统国家观念对当代推动生产力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公平分配等宏观目标有者指导作用。最后,吕冰洋教授总结了文化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心性之学它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中华文化在包容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鼓励和彰显心性,心性中蕴含的自律道德对人的经济行为产生了巨大的规范性;文化意识会上升为国家观念并引导政府施政方向,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公平产生影响。
学术讲座|杜宁华:“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一讲
11月20日下午,由经济学院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联合举办的“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一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教授杜宁华教授作为主讲,其报告题目为《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a Supermodular Game》。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许彬教授主持。
信息设计者可以利用其所拥有的信息优势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杜宁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项关于在超模博弈中信息设计者如何通过向玩家披露信息以提高玩家投资行为的实验研究。在该博弈中,有“好”和“差”两种状态,并且这两种状态以相同的可能性发生;信息设计者可以观察到真实状态,其行动的目的是使得玩家的投资提高;两名玩家无法观察到真实状态并且其决策是是否投资,两名玩家投资的成本非对称;如果玩家都选择投资,则每一个玩家都会得到一个同等数量的回报;当真实状态为好时,玩家的投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收益。在这一设定下,信息设计者考虑是否以及向哪种类型的玩家披露真实状态的信息,以及考虑以真实或带有不同程度的噪声信息向玩家披露。研究发现相比于不披露,信息披露行为下玩家的投资行为更高;与理论预测不同的是,劝说性的信息披露并没有使得玩家的投资行为比真实披露情况下的更好。
学术讲座|桂姗:“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二讲
11月20日下午,由经济学院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联合举办的“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二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桂姗助理教授作为主讲,其报告题目为《How sellers choose mechanisms: Information matters》。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许彬教授主持。
桂姗老师的研究主要关注卖家如何选择动态机制。研究主要关注两种易于执行的动态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最优非预见性动态机制(optimal non-clairvoyant dynamic mechanism,NC)和最优重复静态机制(optimal repeated static mechanism,RS)。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卖家可以利用他们在环境中的经验,在实验后期选择最优机制;并且卖家倾向于根据过去的收入调整他们对机制的选择。此外,卖家出价过高,这是导致买家在NC机制环境中参与度较低的原因。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卖家对于机制的选择过程,加深了我们对于平台经济中付费制度的了解,启发我们理解平台中买卖双方收益分配格局的形成。
学术讲座|周恕弘:“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三讲
11月21日下午,由经济学院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联合举办的“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三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周恕弘教授作为主讲,其报告题目为《From Behavioral Economicus (BE) to Intelligence Economicus (lE)》。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许彬教授主持。
周教授通过实验游戏开始了他的研究介绍,每位参与者都有机会通过输入一个介于0到100之间的数字来赢取一笔奖金。而这份奖金将颁发给那些数字最接近0.7倍平均数的幸运者。这样的互动不仅激发了现场的热情,也让我们对即将展开的讨论充满了期待。周教授指出,激励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意识。正是由于体验意识的存在,我们才能感受到得与失,才能被激励。他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提到了从简单的秀丽隐杆线虫到拥有860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突触的人类大脑,尽管我们拥有庞大的神经元网络,但我们的信息处理并非随意进行,而是出于一种节能的常态。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而人类正是通过集体智慧,比其他更强大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在面对灭绝的灾难时,人类会发挥其处境智慧,这种智慧能够感知危险,并将个人的智慧转化为集体的力量。周教授还强调了注意力消耗的重要性。关于“智慧”的定义,周教授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在拉丁语中,它指的是理解、推理或感知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而在佛教中,它被视为脱离痛苦的道路。尽管人类智力的定义存在争议,但“智力”一词通常被用来描述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在这个信息丰富而注意力贫乏的世界里,我们需要过滤掉无关的刺激,以提高信息的信噪比。周教授的演讲让我们认识到,在每一种处境中,都存在决策者。刺激让我们感受到得与失,意识引发意念,带出了意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境,各有不同,而这些处境塑造了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最后,周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情境智能定义的智能经济学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选择情境,考虑了决策者的身份,包括其实际能力(如推理、解决问题、认知、语言、理论思维、想象力)的范围,以及其经验、成长、价值观(包括道德观念)、注意力、记忆、生理状态、情绪和生物学特征。这一理论框架的平行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经济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学术讲座|Richard P. Ebstein:“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四讲
11月21日下午,由经济学院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联合举办的“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十四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行为经济与金融中心Richard P. Ebstein教授,其报告题目为《A primer 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napse》。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许彬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Ebstein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神经元的基本构造与功能,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类大脑中竟蕴含着高达860亿个神经元,以及超过100万亿个突触的庞大网络。随后,教授着重阐述了突触可塑性这一概念,指出突触或许正是大脑信息能力的基石所在。同时,教授详细讲解了突触在记忆和学习方面的经典功能,并巧妙地运用电路学知识,将突触比作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直观地展现了突触在信号调制、定向控制、信号集成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突触功能的理解,还让我们对大脑内部复杂的信号处理机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教授还深入剖析了突触作为连接点的独特功能,它不仅连接着神经元,还同时负责处理和修改信号,从而确保了大脑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处理。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大脑信息能力如何通过自然选择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奥秘。Ebstein教授还提出了一种大脑的主动性推理机制——预测可塑性,这里的预测指的是一种基于期待的预测机制。这一机制为我们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行为。
——金融学院——
钱塘金融强国学术论坛第251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11月19日下午在综合楼846会议室,著名经济学家、长江学者、重庆大学姚树洁教授受邀来我校做了一场题为“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主办、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学术副院长万谍主持会议,40余位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
会议伊始,姚教授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崛起及全球经济重构等诸多长期挑战,首要对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以来,鉴于西方自由经济市场遭遇多重危机,内部矛盾加剧,美国借机加大了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压制。面对挑战,中国需始终坚持“四个自信”:通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产业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优化应对策略。
随后,姚教授指出,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亦在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建成坦赞、亚吉等铁路,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为非洲一体化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坚持对话协商,不断深化改革,破解反全球化浪潮:第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我国技术创新和韧劲;第二,加强体制机制改革,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协同创新;第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成为“在中国可行,在国外可学”的体制制度。
最后,姚教授就“中国经济体制发展是否影响人力资本”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他分析指出,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体制,人力资本次之,未来前景乐观。姚教授深入浅出的耐心讲解,深邃细致的洞察分析,高屋建瓴的全球视角让参加本次论坛的师生受益匪浅。
钱塘金融强国学术论坛第252期:国家级课题申报指导
为推进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于11月21日上午,在综合楼846成功举办国家级课题申报指导论坛。国家杰青李仲飞教授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何青教授应邀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主办、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学术副院长万谍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全院40余位师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会议伊始,李教授围绕科研项目的种类概览、注意事项及申请书撰写等内容进行了详尽介绍:他首先概述了科研项目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强调申报时需明确项目定位、评估自身条件并遵守法律法规。接着,他分享了申请书撰写的心得,强调选题应兼具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紧密贴合“四个面向”原则,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与人民生命健康”。
在阐述科研项目的评审流程时,李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机制,指出评审会综合考虑政治方向、选题价值、课题设计科学性、可操作性、申请人研究能力及课题组人员构成等多重因素。此外,他还提醒参评人员应避免简单罗列研究内容,而应着重展示研究思路和方法,突出创新性和可行性。李教授鼓励科研人员保持积极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争取更多科研成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随后,在课题申报指导环节中,何教授和李教授对六位老师的申报书展开了深入剖析,强调了研究问题明确性、理论与方法创新、外部因素影响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针对每个申报书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老师们优化思路,提升课题申报的成功率。
——人文与传播学院——
学术讲座|隋岩:文本对网络空间的构建
(隋岩教授)
11月18日下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隋岩教授于腾讯会议室开展了题为《文本对网络空间的构建》讲座,此次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蓉教授主持,网新系主任李骏老师,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田中初、左蒙、蒋三军、李至颖、吴颖、郑宏民、沈铁鸣、张雅娟、门书均和24级新传研究生以及新闻系部分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隋教授主要探讨了互联网中的群聚传播现象,以及文本在网络空间中的作用。
首先,隋教授提到空间是自在的物理现实,是自然生产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空间恰如容容器是能够移动的空间;康德认为空间是一切外部直观的基础的必然;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强调了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
其次,隋教授提到网络空间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现代技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对世界中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集置”,即将万物作为一种可供技术所利用的资源摆置在一定的位置中,而现代媒介系统正是通过对一切的征用而成为能够囊括一切的容器,在其“殖民”之下,社会中的一切被重构。这种集置形态对应到传播领域,正是群聚传播,其最重要、最为突出的内在特性便是这种对万事万物聚集的力量。
第三,隋教授提到文本是网络空间的建构物,具有离身性和独立性,可以永久地漂浮在互联网中。此外,隋教授还强调了网络空间激活会带来新的传播、交流和热度,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隋教授提到群聚传播的本质。我们每个人向来就聚在这一开放且绵延不断的天地人情和伦常的关系大网中,且以家庭关系为基础向外延伸而群聚在一起,它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在前互联网时代,这张网是隐形且弥散在日常实践中的,而到了群聚传播时代,由于“聚”的过程加速,导致了这一隐形关系网的凸显。因此,成为常态化的聚集群体是主动且容易形成的,它们不仅仅是受到事件的裹挟才出现,而是时时刻刻都潜藏于庸常的生活之中。如此,聚集也便成为千差万别的集体行为的共同驱力,这种无可逃遁、与生俱来的关系连接正如神经细胞一样,是我们的基础性存在。
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人文学院李蓉老师、左蒙老师、蒋三军老师就AI生产的媒介环境中如何理解离身性与具身性、“集群”传播与“群聚”传播的区别、网络空间是否会消失等问题与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老师和同学们在解决困惑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该话题的理解,收获颇丰。
学术讲座|许加彪:“媒介的社会动员功能:以延安抗战为中心的考察”讲座
(许加彪教授)
11月21日晚上,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加彪教授于腾讯会议室开展了题为《媒介的社会动员功能:以延安抗战为中心的考察》讲座,此次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蓉教授主持,网新系主任李骏老师,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田中初、左蒙、蒋三军、李至颖、吴颖、郑宏民、张雅娟和24级新传研究生以及新闻系部分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许教授主要探讨了延安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中的重要地位。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大本营,也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外,延安还建立了新的媒体世界形态,包括排版印刷、电影、文学等,为延安时期的宣传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许教授还提到了延安学派在版画方面的成就,以及解放日报的改版目的,即增强党性。本次讲座的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许教授介绍了媒介学视域对新闻史研究的切入点,即就雷吉斯·德布雷所言,媒介学想要研究的问题:一个观念通过哪些媒介化成为一种力量?一个话语如何能造成事件?一个精神如何能获得实体?
其次,许教授探讨了延安抗战社会动员的时空境域,包括边陲与中心、战争与和平、统一与独立、土著与移民等问题。
第三,许教授提及党高度重视社会动员工作,包括万物皆媒的媒介认知理念、立体切用的媒体实践型态、全党办报的媒体动员体系、因地制宜的媒介使用策略等。
第四,许教授谈到延安和版画的共生共通,回答了“为什么是木刻?”以及作为介质的纸张稀缺问题,包括因地制宜的取材与方法、可复制性强的技术特质、延安木刻创作实践、民族化的创作手法、延安木刻传播作为武器的艺术、专业布展、群众展览、延安木刻在国外的传播、延安学派的标识等共生共通的方式。
第五,许教授介绍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包括胡乔木的回忆、改版的直接原因。
最后,许教授深刻介绍了媒介社会动员的成效,包括政治参与,旧中国的救亡;文化再造,新中国的想象等两个成效。
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人文学院李蓉老师、李骏老师、田中初老师就讲座内容与许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老师和同学们在解决困惑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该话题的理解,收获颇丰。
——公共管理学院——
学术讲座|易承志:“人民城市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
11月18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易承志教授莅临我校,作了题为“人民城市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的精彩学术讲座。
易教授由“如何认识城市的属性”这一问题导入,点出了城市治理的人民取向这一观点,以及人民城市观体现了对城市化进程中困境和挑战的反思。他指出,人民城市治理是价值取向、制度保障与工具支持的统一,对于人民城市治理的内涵,可以从价值、制度与工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人民城市治理的人民性、人民城市的规则化治理、人民城市的技术化治理。并向我们阐释了“嵌入”与“共嵌”的概念,以及人民城市治理的“共嵌”内涵。随后,易教授通过展示我国的城市规模分类,阐述了人民城市导向下城市治理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城市导向下城市治理的挑战:一是城市复杂性与治理的精细化挑战,包括对象的聚集性、要素的流动性、内容的复杂性、需求的异质性;二是城市风险与安全治理的挑战,以上海首次出现轨交线路触网挂冰影响运营的突发事件为例,阐释城市风险具有连锁反应;三是美丽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挑战,目前环境得到了明显的阶段性改善,公众的满意度上升,但环境治理仍在监管内容、基层队伍建设、技术手段、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四是老龄化与城市养老服务的挑战,以上海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压力为例,提出目前城市养老服务在机构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深入了解了人民城市治理的逻辑、背景及挑战之后,易教授强调,人民城市治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治理制度和治理工具互相匹配、有机契合、密切互动的统一过程。提升人民城市治理绩效需要针对治理价值、治理制度和治理工具间脱嵌带来的挑战,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治理价值、治理制度和治理工具的再嵌入。由此提出了人民城市导向下城市治理的优化路径: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价值重塑,不断夯实城市治理制度建设,着力强化城市治理工具创新。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区域国别学青年沙龙10通讯|刘小朦:“写真”与“致知”:本草图像与近世东亚博物学知识之交流
11月22日下午在东语楼202会议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刘小朦老师受邀来我校展开了一场题为“写真与致知:本草图像与近世东亚博物学知识之交流”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刘老师分享了他近期的研究心得,就本次讲座召开的背景、目的做了简要说明。首先,刘老师引入了江户时代司马江汉创作的名画《和汉洋三贤士图》来启发思考,接着,刘老师进一步引出了“认知型图像”(epistemic image)这一概念。刘老师从东亚的视角出发,展示了“本草图像”图像在东亚地区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其在日本医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药材鉴定与传播中的作用。刘老师以人参为例,介绍了图像如何在药物知识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中、日、欧三方在人参图的绘制中的不同观念。例如《本草图谱》不仅描绘了人参的各个阶段,还尝试用色彩表现种子的成熟过程。这一时间性的表达为我们理解日本科学发展的独特路径提供了重要线索。与东亚注重实际用途的绘图不同,欧洲的人参图像更倾向于体现分类学的原则。在欧洲植物学中,花朵是分类的重要依据,这一逻辑对现代植物学的分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刘老师总结道,中国、日本和欧洲的人参绘图各具特色,其背后是不同文化背景和科学体系的折射。这种跨文化的对比视角为我们理解科学传播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提供了启示。
国别区域学系列|王恒:现象学传统中的认知批判
11月20日下午在文科实验中心101室,南京大学哲学学院王恒教授受邀来我校做了一场主题为“现象学传统中的认知批判”的学术讲座。
王恒教授的讲座主要以对于对象的解构、对于主体的解构,和对意义场域的重建为三条线索,介绍了现象学的视角下对于对象化的认知方式的批判,并由此提示我们如何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回归意义生发的场域。
首先,通过以现象学的方式呈现哲学的反思,即对“人们如何看待世界”的方式的反思。王恒教授先反思客体,向我们说明,即便在眼见为实的感知中,也存在着意象的内容。另一个方面,王恒教授对主体展开反思。他强调只有主客体之外的关系中才有极点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王恒教授提出要扬弃对象化的思维,回到主体本身。王恒教授还进一步提示我们,你只有认识你自己,知道你的界限,才能跨越你的界限,并以“真”的含义为例,告诉我们要有一种超越性的取向,在这种取向下逐步展开真实的内在,乃至超越自身。王恒教授批判了对象化的认知方式,得出结论: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是在一个关联域中,作为两极的极点,被构建起来,并且处在生长的过程之中。讲座结束后,王教授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在现象学的视角下真实自我和生命意志的关系、宗教寄托何以正确与自身联结、现象学还原是否消解审美经验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讲座|吴畏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逻辑
为进一步加强对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认识与思考,11月22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吴畏教授作受邀来我校做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逻辑”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在下沙校区B131教室举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梦云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首先,吴畏教授指出,如果把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当成一个社会认识论命题,必须使之建基于对以下四个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辩证:第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范式;第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道德和社会风险;第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变革潜能;第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世界性影响。其次,他讲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理念和指导原则,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区别于以往的任何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它将是一种与人类同行的社会存在者。接着,他讲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政策类型与法律框架,认为各国的人工治理政策要根据不同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路径来确定不同的价值取向、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最后,他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行动者与网络结构角度,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的新型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