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
学术讲座|夏杰长:加快发展数字产业集群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
11月7日下午,应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夏杰长教授作了题为《加快发展数字产业集群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牛志伟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夏杰长教授对数字产业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数字产业的崛起给经济带来的一些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夏杰长教授提出了研究问题,即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推动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随后介绍了有关数字产业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数字产业集群的有关理论,从中分析得出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并结合现实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除此之外,夏教授还将传统的产业集群与数字产业集群相对比,得出了一些有利于传统产业集群改革的举措,为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讲座最后,夏杰长教授与现场师生就所讲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讨论。师生们都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学术讲座|董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历史演进与中国实践
11月7日下午,应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委委员、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教授作了题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历史演进与中国实践》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牛志伟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董超教授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收入、城市化、市场化程度、文化背景以及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如何影响消费率,进而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变革。基于此,董教授介绍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历史演进,以及服务业发展与现代城市建设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随后总结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四大特征,并且提出发达国家可能形成功能互补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随后,董教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并通过具体案例,如韩国如何凭借独特的消费文化与产业优势,吸引全球消费者,成为国际消费的风向标。
在讲座的尾声,董超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多重目标。他强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不仅关乎消费市场的繁荣,更是城市整体实力与国际化水平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全球消费资源集聚、消费地标和载体发展、业态融合发展等多重目标相结合,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讲座,师生共同探讨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为我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学术讲座|潘意文:利用信息与第三方补贴助推互联网平台捐赠
11月7日下午,应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油菜花学术兴趣小组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潘意文老师作了题为《利用信息与第三方补贴助推互联网平台捐赠》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志坚主持。
潘意文老师首先介绍了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性,我国总体捐赠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的现状,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信息对于捐赠的影响、单位捐赠选项与单价信息提供、补贴制度对捐赠的影响,基于此引出了研究问题:信息和单价信息的影响并不明确?配套返利价格对加总捐赠的价格弹性不一致?
由此,本研究通过设计实验和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潘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流程和制度设计,变量选择以及数据来源,理论模型的设定和预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具体解释,最终得出单价信息的提供提高了净捐赠,且随着信息强度提高而增强;配套补贴显著提高净捐赠,而返利补贴对净捐赠没有明显影响等结论。本研究揭示,合理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和第三方补贴可以有效提升个人捐赠。
——金融学院——
钱塘金融强国学术论坛第249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论证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选题质量,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于11月6日下午,在综合楼846会议室召开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论证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义中教授受邀出席本次论证会。会议由王义中教授、钱水土教授、史小坤教授三位专家现场指导,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10余位教师参与了研讨。钱水土教授主持会议。
会上,韦宏耀、沈泽、刘萌、姚浙莹、冯颖姣、钱艺平、陆文毅、万谍八位教师就国家基金申报申请书撰写进展作了汇报,三位专家认真听取了老师们的汇报,并结合自身丰富的申报经验和评审经历,逐一从选题、内容、逻辑、框架等方面给出具体、中肯且具有启发性的建议。老师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将根据专家所提意见,抓紧修改完善申报书。
本次论证会持续两个多小时,为金融学院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交流平台,进一步凝练了研究主题,明确了需要修改的内容,对学院学术氛围营造、科研水平提升、推动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金融学院将做好统筹谋划,扎实推进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法学院——
学术讲座|李学博:法庭科学的中外教育比较
2024年11月8日晚,山东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法庭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学博教授到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开展讲座交流,主题为“法庭科学的中外教育比较”。本次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诉讼法研究所副所长韩振文主持,法学院师生七十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首先,李学博院长以司法改革白皮书中记录的冤假错案作为引入,结合多个实务案例深度剖析,指出冤假错案往往不是法律适用问题而是证据运用问题,并强调科学可靠的证据是案件处理的基础。其次,李学博院长就司法鉴定学专业的中外教育展开对比分析,总结中外司法鉴定课程各具特色,域外高校办学方式更为成熟,部分经验值得我国办学借鉴。
最后,韩振文副教授对于讲座作出了总结,并开展了《当事人发问权理论与实务研究》《当事人发问权制度探析》赠书活动。整个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学术讲座|池方景:一级律师视角下法科生的择业方向
2024年11月7日下午14时,在我校下沙校区法学院F510会议室举办了“一级律师视角下法科生的择业方向”专题讲座,主讲人为池方景律师。讲座由法学院党委书记苏新建教授主持,我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旁听本次讲座。
池律师以亲身经历为引,从职业律师角度分享了随着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发展,自己从纯粹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到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的切身体会。之后,池律师从行业观察角度分析指出,律师社会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实际上与法治化进程正相关,随着法治化的深入发展,律师群体在推动法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
池律师结合目前行业情况表示,法律人要把握好历史机遇。他指出,近年来尽管法考人数每年上升,但法律人才仍然稀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以及法官检察官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池律师分别从律师、法务、公务员等职业切入,详细地说明了作为法科生,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可能面临的不同困难,并真诚地建议同学们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个人兴趣,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路径。
——东语学院——
学术讲座|吴疆:反思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以区域宗教系统的研究为例
2024年11月8日下午,应浙江工商大学东语学院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教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吴疆教授于东语楼202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区域国别系列讲座:“反思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以区域宗教系统的研究为例”。
本场讲座由东语学院院长江静教授主持,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多名教授、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讲座伊始,吴疆老师向大家汇报了他带领的团队此前在数字人文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向大家介绍了他们所搭建的区域宗教系统(RRS)。此外,吴教授针对其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的杭州佛教相关的区域宗教系统项目做了介绍,并就数据和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及地图绘制的技术和挑战等话题做了讨论。最后,吴教授反思了数字人文,并对讲座进行总结。本次讲座在吴疆老师和各位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讲座|陈义望:浅谈做好学术著作出版工作的几个维度——如何走好从科研成果到学术专著的“最后一公里”
为提升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学术著作出版质量,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发展,11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东方出版中心党委书记陈义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主题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梦云主持,学院骨干教师、全体硕博研究生聆听讲座。
陈义望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解读了学术出版的定义。他认为,广义学术文化出版要面向大众,主要突出传播价值;狭义学术文化出版则是专业学术出版,主要面向学界。他就出版视角下学术论著的写作提出三点宝贵建议,要注重选题的时代意识、论著的大众化表达,以及研究对象的拓展性。他强调,在学术论著出版流程中,编辑对书稿内容会进行整体的评估与把握,比如是否存在意识形态问题、是否存在明显的意识导向问题、是否存在出版价值、现代社会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