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0412—0421)

发布者:尹恒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10

—— 统计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薛庆营教授丨Non-standard C-Z Operators with Rough Kernels

2024年4月1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薛庆营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了以Non-standard C-Z Operators with Rough Kernels为主题的“数字+”与统计数据工程系列讲座。本次讲座在教学C楼227会议室举行,由统计与数学学院张超教授主持。

薛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具有一些调和分析关于粗糙核方面的背景知识。他提到:从1952年至1979年,数学家们在奇异积分的存在与性质的基础上发展了带粗糙核的奇异积分的有界性、Lp的有界性。随后经过经典加权结果、定量加权结果等一系列猜想与研究,Lerner对T Ω的某些最大算子给出了一些弱型估计。

薛教授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严谨地向观众讲解了带粗糙核奇异积分的近年来的相关进展。从而,薛教授的团队对其中的结论自然提出了与其相关的最小内核条件、满足定量加权规范不等式方面的疑问,并对此展开了研究工作。最后,薛教授热情分享了他们团队所得成果中证明的主要思想,以及薛教授团队最近关于非标准C-Z算子有界性的结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吕越教授丨高质量学术研究是如何形成的——以数字经济前沿研究为例

2024年4月15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吕越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了以“高质量学术研究是如何形成的——以数字经济前沿研究为例”为主题的“数字+”与统计数据工程系列讲座。本次讲座在现教中心102会议室举行,由统计与数学学院张崇辉教授主持。

吕教授在讲座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什么是数字经济。随后,对数字经济的实际应用和其重要作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她指出,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催生了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为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当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吕教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研究中对于数字经济这一热门研究选题,是如何找准研究切入点,运用得当的方法与数据,从而做出具有深度的高质量学术研究。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地向吕越教授提出了研究数字经济的分析方法、运用工具等相关问题,吕教授基于此与在场师生们进行了互动,在场讨论氛围激烈。


中国科学院大学邱彦奇教授丨Mandelbrot Cascades: Critical Moments, Rajchman Measures and Sobolov Smoothness

2024年4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邱彦奇教授应邀来我校开展了以Mandelbrot Cascades: Critical Moments, Rajchman Measures and Sobolov Smoothness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管理楼113举行,由统计与数学学院江涛教授主持。

邱彦奇教授介绍了一种估计树上随机变量加权和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允许我们处理临界指数处Mandelbrot级联的渐近阶矩,另一方面允许我们建立由Mandelbrot级联引起的随机测度的Rajchman性质,以及随机测度自卷积的Sobolev平滑性。Mandelbrot级联是指在复平面上执行的一种迭代过程,用于确定Mandelbrot集合中的点。Mandelbrot级联虽然在数学领域中起源于对分形结构的研究,但其实际应用已经扩展到多个领域,如图像压缩和编码、信号处理、金融市场分析、计算机图形学、混沌通信系统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应用领域。

临近讲座结束,邱彦奇教授热情地与同学们和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学术探讨,解答了推导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 法学院 ——

浙江大学夏立安教授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自由与平等关系命题解读

2024年4月17日下午,“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家学者‘真’‘情’‘实’‘意’谈‘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在B楼131教室举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夏立安教授,应邀作题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自由与平等关系命题解读”的讲座。

夏立安教授以围绕“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自由与平等关系命题解读”,从定义、特征等方面讲解现代化、法治现代化以及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随后,夏教授对自由与平等背后的阶级关系和制度进行阐述,从产生先后、影响被认知的难度、获取的难易、享有主体四个层面分析自由与平等的区别,并讲述了托克维尔命题的八大范式以及托克维尔历史主义、理性主义、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四个研究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张国斌副教授丨国际海底造法的新进展与中国立法应对

2024年4月18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张国斌副教授主讲的“国际海底造法的新进展与中国立法应对”专题讲座在法学院F510会议室举办,四十余名师生现场聆听讲座。

张教授紧扣“新进展”和“立法应对”两个主题,深入浅出,全面呈现了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新发展,并对中国深海立法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时,张教授详细介绍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9届会议第一期理事会的“一线”情况。最后,张教授落脚到中国的深海立法,以“如何使我国深海立法更好地适应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最新发展”问题将讲座的学术氛围推向了高潮。


吉林大学王充教授丨刑法学中的问题类型研究方法

2024年4月19日上午,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充教授应邀在法学院F楼510会议室作了题为“刑法学中的问题类型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王充教授深刻地分析了刑法解释学方法、刑法教义学方法、刑法学派的方法和刑事一体化方法的理念、效力与研究思路,并从立法论与司法论的思考、体系性与问题性的思考、类型性与个别性的思考之间的对比出发,详细地阐释了刑法教义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前述四种研究方法的困境。最后,王充教授从刑法问题与(纯粹)刑法学问题切入,在刑法学问题类型划分的方法层面提出了建设性见解。



—— 人文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燕鹏编审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与选题

2024年4月19日下午,人文与传播学院“钱塘人文高层讲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燕鹏编审作《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与选题》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张瑜教授主持,来自人文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以及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宋燕鹏编审结合2024年度年度项目申报中的新变化,比较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与年度项目在目标、选题、论证和评审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重点就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设立初衷、资助政策变化、申报书填写以及申报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剖析。他指出,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扶持力度较大、赛道较宽、立项率较高的项目,旨在支持教师长期专注特定的研究领域、发表高水平成果。只要教师潜心治学、扎实研究,获批后期资助项目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对于申报过程中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宋燕鹏教授进行了详细指导。



—— 公管学院 ——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何包钢教授丨中国与全球经济秩序

4月19日,公管学院邀请了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何包钢教授做了主题为“中国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学术报告。何包钢教授的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何教授讨论了西方关于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角色的主要文献,提出不同学者对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随后,何教授分析全球经济秩序,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框架,概念框架涉及生产与发展、贸易与供应链、投资与金融三个领域,包含原则、组织和规则三个维度;接着何教授就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三个领域中新兴的角色及其局限进行了论述。

报告最后,何教授谈道,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角色是复杂且多维的。中国既挑战了美国的霸权秩序,又维护并继续实行自由秩序的某些修改。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削弱美国的霸权力量,但不太可能改变全球经济秩序的基本规范。中国正在努力塑造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与繁荣。



—— 泰隆金融学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旋副教授丨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 & Health Insurance Purchases

2024年4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旋应邀出席我校举办的商泰普惠金融论坛,为学院老师们作了一场题为“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 and Health Insurance Purchases: 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为分析中国财政政策对居民保险购买行为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微观视角,为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汇报结束后,倪禾、尹俊雅等老师也分别提出问题并发表想法与见解,各位老师就论文的实现路径、内容拓展、数据处理等问题与张旋教授交流了想法。张旋教授的讲座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有助于与会教师拓宽研究思路。



—— 慈善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健教授丨中国公益慈善研究前沿问题

4月17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健教授受邀做客英贤慈善学院,为师生做了主题为“中国公益慈善研究前沿问题”的学术演讲,讲座由英贤慈善学院执行院长徐越倩主持。

 首先,李健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认为选择公益慈善专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加美好。近十年来慈善政策不断完善,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对慈善充满热情,努力赶上慈善领域的风口,沧海横流要此身。

接着,李健教授建议研究生阶段需要具备四种基本素养:掌握理论、开阔研究方法、积累行业资源、提高文字能力。他认为,好的论文需要具备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要产生共鸣和新知识。论文应看到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新问题、新现象,与理论对比后,导出研究的切入点,最后进行问题研究。李健教授现身说法,他基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两点,通过采用“现象-理论-切入点-分析与讨论”的研究框架,从已观察到的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现象入手,与中西方理论进行对话,分享了“监管压力传导的变异效应”“慈善社会主义”等十个前沿的选题,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凤城丨大历史观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理论研究

为更好地以大历史观深入学习和研究百年中共党史,4月19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凤城应邀为我院开展主题为“大历史观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理论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下沙校区B131教室举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梦云主持,我院部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杨凤城教授指出,所谓大历史观,概言之,就是强调从历史的长时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广覆盖,从人类文明进步的宽视野,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抓住里程碑式的历史节点,重在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趋势,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知古鉴今的重要作用。接着,杨凤城教授从四个方面对大历史观进行了深刻解读,首先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史贯通起来,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与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的探索更紧密地连接起来,还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立足历史长时段审视、评价具体问题。最后,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置于人类历史发展尤其是世界现当代历史、置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