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0424—0505)

发布者:游旭平发布时间:2023-05-08浏览次数:488



管理学院

 一带一路”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于202354日管理楼501,举办之江·管理名家论坛。本期主题为“一带一路”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特邀嘉宾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本次讲座我院院长俞荣建,副院长朱玥,以及60余位师生参加本次讲座。李曦辉教授的讲座跳出了传统的经济学视角,结合历史学、法学、地缘政治学,对一带一路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首先,他分析了西方的陆权论、海权论以及新的全球化挑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此引出了中国开创“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其次,他介绍了“一带一路”引领经济学理论创新、目标和积极意义;最后,他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全球市场的问题和发展“一带一路”面临的现实问题。


推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OoZJpj_JWvIhpjMDFbvmA


数字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跨校学术交流研讨

(第一期·浙大篇)


202355日,数字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跨校学术交流研讨(第一期·浙大篇)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严进老师和刘争光老师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时我们研究所朱玥老师、黎常老师、王永跃老师、叶庆燕老师、司维老师、谢江佩老师、叶燕华老师及全体博士参加了研讨。本次学术研讨主题突出,内容集中,研讨深入,既有浙江大学严进老师、刘争光老师对领导力、数字化监控等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分析,也包含了与谈人王永跃、司维、黎常等老师的精彩对话,让大家受益匪浅。


推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nbKkb_Q1USdmg1OJNuIpg



经济学院

寇宗来教授 “债券市场中评级和担保的组合选择:

理论和非强制评级背景下的经验研究”


55日下午,经济学院于经济416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题为“债券市场中评级和担保的组合选择:理论和非强制评级背景下的经验研究”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院长赵连阁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主讲,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参加讲座。

寇宗来教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创新与知识产权、公司金融以及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寇教授在本次讲座分享了他关于债券评级与担保的研究,首先从废除强制评级事件入手,提出研究评级和担保对于债券市场及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意义,担保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评级对于发债者也有复杂且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运用C-D模型分析担保产生的条件及作用,再后续提出一些指标参数,构建了初始评级➡中介机构等分析权衡调整➡再评机的理论模型,最后加以实证检验。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并参与学术探讨,本次报告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G4tnMVIIK7R-ULwW9B1dA



外语学院

 转向”驱动下“文化语用学”研究范式变革刍议学术讲座


426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朱武汉在329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转向’驱动下‘文化语用学’研究范式变革刍议”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钱塘外语学术论坛系列讲座2023年第三讲,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金凤主持。参加讲座的有外国语学院教师、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张政教授在此次讲座首先讲解了以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为代表的佛教翻译。朱武汉以“‘转向’驱动下‘文化语用学’研究范式变革刍议”为主题,为大家讲解了语用学,尤其是文化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朱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基于“范式”的“转向”论述、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语言学研究的哲学方法。接着他介绍了语言学的交叉研究、“转向”驱动,并重点介绍了文化语用学、文化语用研究的三种范式,近而阐述“转向”的必要性、文化语用学具体研究的内容“转向”。最后,朱武汉详细讲解了文化语用学在外语教育、跨文化交际、文化内语言学、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故事、翻译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并以此教导同学们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敢于创新,不断扩宽学术研究边界。



 数字人文与翻译研究”学术讲座


417日下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张政教授在外语楼329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带来题为“数字人文与翻译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钱毓芳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有学院老师、翻译专业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其他对该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张政教授在此次讲座首先讲解了以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为代表的佛教翻译。其次,为师生们讲授了西化翻译、翻译的文化史、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清末社会学文学翻译和民初的社会学文学翻译等内容。最后,张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关于翻译学习的一些看法与观点,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翻译学习道路上要坚持“慎思之,笃行之”,接收新知识时首先要问“为什么”,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8YJiNkvC6lHWJKSbf6XaA


 “‘新术语’ 与 ‘新知识’ ——明清数学翻译中的用字考察”学术讲座


41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了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必胜在外语楼329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题为“‘新术语’ 与 ‘新知识’ ——明清数学翻译中的用字考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丹弟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参加讲座的有外国语学院教师、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生等。

张必胜首先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在座师生对讲座主题词的思考:人生有几何,为何学几何?学了几何几何用,不学几何又几何?当翻译学遇上数学,你对几何知多少?进而通过对比“几何”一词的传统意义和近现代词源,得出结论:“几何”并非今日之“几何”(geometry),而是有关“数”(number)、“度”(magnitude)和“量”(quantity)的学问——“数学”。接下来,他对传统数学术语“微分”和“积分”进行了“追根溯源”,并讲解了“代数”“质数”“数根”等数学术语的历史渊源。讲座的最后,他教育同学们做翻译相关的学术研究要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tlDzvaSGo7z7xRw6J935A


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夏文斌教授来校讲学

   

   42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知名学者夏文斌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专题学术报告,畅谈《全球治理、国家安全与中国智慧》。夏文斌教授从当代全球治理面临的安全隐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全球治理安全提供中国智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是当代全球治理面临的安全隐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完善当前全球治理注入了新内涵、提供了新思路。夏文斌教授强调,青年学子正处于最好的年代,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国尽力;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的新时代,要有国际视野,积极拥抱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夏文斌教授的报告理论逻辑严谨,事例生动鲜活,阐述深入浅出,语言活泼幽默,加深了现场师生对世界局势、全球治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81VGvVCsYL8RaN8zh-M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