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0327—0402)

发布者:游旭平发布时间:2023-04-04浏览次数:23


经济学院

张亚光“两会报告解读:扩大内需与共同富裕”


  330日上午,经济学院于经济416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题为“两会报告解读:扩大内需与共同富裕”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院长赵连阁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教授主讲,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参加讲座。

张教授基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理解政府工作报告,并从“为什么要着力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问题方向分享了两会的学习体会。首先,张教授将两会报告对比了22年及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历年中央经济的工作重点:从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再到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其次,张教授讲述在消博会感受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力量,强调消费的重要性。最后,张教授解释了如何促进消费的几个问题,并且提出延伸思考机构改革的相关问题并进行解读。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此次讲座内容与张教授进行交流讨论。现场 气氛热烈,与会师生表示收获颇丰。

金融学院

钱塘金融学术论坛第218期:

Social Trust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and the Role of Banks

  2023329日下午,金融学院在综合楼846举办了第218期钱塘金融学术论坛,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学术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李欣明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讲座,讲座的题目为Social Trust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and the Role of Banks。会议由金融学院院长柯孔林教授主持,金融学院70余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李欣明教授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社会信任程度越高,可能导致一个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更加市场化的体系,也可能导致一个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架构。文章使用国家和单个银行层面的国际面板数据集进行回归分析。以银行层面结果为主。研究结论指出,一、社会信任替代金融机构(银行)促进融资。因此,当社会信任程度较高时,金融结构将倾向于更多的股票、更少的债券,甚至更少的银行产出。二、在经济条件和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地区,社会信任对银行产出的负效应尤为显著。三、主要影响是通过资产方面,特别是通过贷款。



管工学院

管工学院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科申报指导会


2023327日下午,我院邀请到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应明教授做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选题及申报技巧”的报告。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肖亮教授主持,申报国家基金的教师到场参加了本次讲座。王应明教授分析了2012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情况,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的申报要求,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技巧进行了生动详细的经验交流分享,并从六个部分(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参考文献)展开讲解了撰写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核心内容的细节和要点。王教授语言幽默,事例生动,为老师们撰写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和指导。讲座最后,王应明教授对在座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就申报教师的申请书进行了一对一指导,为我院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华南理工大学牛保庄教授做客管工学院分享

 “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

  2023329日上午,我院邀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政协委员,UTD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高级副主编牛保庄教授做题为“科技赋能的供应链管理: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的报告。本次讲座由管工学院副院长季敏教授主持,校人才发展与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燕教授和管工学院院长厉小军教授分别对此次讲座进行了致辞与总结。牛保庄教授围绕三个问题详细解答了青年教师成长中遇到的困惑。首先,牛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分析了“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一问题,他提出,应当重点做好研究选题的战略选择,做好学术坚持和学术自信。然后,牛教授就“如何走在研究前沿,科研创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青年教师应当走在研究前沿,进行科研创新;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切入角度;熟悉文献和业界动态;做好研究系列的系统组合;与学生亦师亦友,做好学术传承。最后,牛教授就“科研创新如何影响社会、服务社会”进行了分享,牛教授表示,青年教师应当找到合适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咨询支持并行。讲座最后,牛保庄教授对在座青年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本次报告为管工学院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学习交流机会。




学术讲座:考虑随机冲击的跨境供应链韧性策略

  2023329日下午,“前沿交叉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一期顺利召开。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政协委员,UTD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高级副主编牛保庄教授,演讲主题为“考虑随机冲击的跨境供应链韧性策略”。管工学院院长厉小军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管工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在讲座中,牛保庄教授围绕近年来国内外随机性冲击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和企业为增加韧性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这一研究主题,基于“大局—布局—破局”的分析框架,向在座师生分享了三项近期研究工作。牛教授首先分享了在进口检疫标准造成的需求中断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供应链韧性,建立可靠的智能预判模型,提前预警上下游企业,帮助企业应对随机冲击。紧接着,牛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在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紧急生产转移情境下区块链在应对COVID-19,提升供应链韧性中的价值。最后,牛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跨境电商运营中为增强供应链韧性采取的渠道协同、需求溢出与战略等待决策。讲座最后,牛保庄教授对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专业细致的解答,特别针对如何选题,模型构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厉小军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表达了对牛教授的感谢,讲座圆满结束。



人文与传播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举办主题:

 “柱石与基点: 近世社会的世家与文化传承”的钱塘人文高层次学术讲坛


2023331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雁平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柱石与基点:近世社会的世家与文化传承”的线下学术报告。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内容展开:一是解释了家教和世家的含义,并对家训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二是家如何传递并生生不息,女性这一群体在家族传承上所贡献的力量;三是家学传承如何突破定数。在开始这三部分内容的阐述之前,徐雁平教授特别强调了家族和家庭的重要性: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主要的柱石,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外国语学院

我院成功举办“怎样在国际A&HCI来源期刊

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讲座


  3月27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俊武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带来“百家讲坛”系列讲座“怎样在国际A&H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张金凤教授担任主持,学院教师及硕博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聆听了此次讲座。田教授从自己的投稿经历出发,讲述了如何初识国际三大期刊检索门类,对三大检索系统来源期刊论文发表难易程度进行了比较,并对发表国际A&HCI来源期刊论文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指导。最后,张金凤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田教授的演说风趣幽默,内容详实,对于师生们的提问也给予了耐心的回答。全场座无虚席。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参与的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收获到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建议,收益颇丰。




我院成功举办“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学术讲座

  329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俞佳乐教授在329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钱塘外语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张金凤教授担任主持,学院教师及众多硕士研究生参加。俞教授结合当前翻译学科蓬勃发展的背景,简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重可能性,并分享了个人在学术研究及文学翻译实践道路上的心得体会。讲座中,俞教授与在场师生充分互动,现场气氛活跃。讲座结束后,张金凤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最后,俞教授和张教授与在场师生们对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带来的挑战进行了讨论。讲座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学术讲座


  330日下午,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稻盛和夫商道研究中心主办的稻盛商道主题讲座在下沙校区经济楼115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杭州贯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浙江盛和塾哲学数字化专家顾问覃朗主讲,讲座题目为“生存·生活·生命——稻盛和夫的活法”,《中国文化与稻盛哲学》通识选修课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


言马论坛第17|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和同理性批判


3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17期“言马论坛”特邀我院荣休教师何丽野教授主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和同理性批判”。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王绪琴教授主持,“言马论坛”负责人郭墨寒博士、石敏敏教授、于爽副教授和张万杰副教授以及学院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何丽野教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理性可以弥合传统西方哲学理性、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及西方社会的分裂问题,提出传统和同理性要在马克思辩证理性指导下进行批判和创造性的转换。讲座围绕传统和同理性批判、和同理性的哲学批判、和同理性与经济理性、和同理性与政治理性,以及和同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何教授强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中,理性处理“和”与“同”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西方的哲学理性、政治理性和经济理性之所以会分裂开来,从根本上说则在于它们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将所谓建构理论和进化理论性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中进行分析,将两者融合到和同理性当中。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rpoBKBFiYYdzCborvsDpg


英贤慈善学院


慈善管理研讨会:中西方公益慈善与人才培养比较

  327日下午,学院顺利举办“中西方公益慈善与人才培养比较”研讨会。会议由英贤慈善学院副院长周俊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王超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宋程成副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吴中盛、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林顺浩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人才发展与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燕教授、英贤慈善学院程刚院长、执行院长徐越倩教授和全体青年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浙江工商大学人才发展与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燕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提出在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推进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王名教授和王超教授就新时代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对谈式发言。王名教授指出,打造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首先要明确慈善管理专业最终目标。王超教授指出,对话的场域学习强调的是深层次交流,因此要在多元主体之间不断进行知识迭代与共创。随后,与会嘉宾围绕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程刚院长进行会议总结,他再次对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希望大家能够持续互动和研讨,共同探索公益慈善人才新模式。

报道链接:http://philanthropy.zjgsu.edu.cn/?news/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