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
案例研究与理论贡献
10月13日,由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共同举办的“人大商大 商科行”系列活动在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召开。本次活动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出席并分享。毛基业教授围绕主题“案例研究与理论贡献”展开演讲。主要讲述了为什么要做案例研究、当前管理学研究的误区和歧路是什么、案例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另外,谈到了案例研究的适用性,指出案例研究特别适合研究情境、过程和关系并指出好的案例研究需要讲有趣的故事;提出案例研究适合研究六类问题,分别为:新涌现的管理现象、现有理论不能回答的问题、关注构建过程理论的问题、探讨复杂管理过程的问题、核心构念难以测量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深入挖掘极端现象的问题。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NEyRxaZjP83l6Kki-WUOQ
营销渠道中私人关系对投机行为的抑制作用何时更有效?——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双重伦理格局视角的研究
10月12日下午,学院在管理楼224室举办了以“营销渠道中私人关系对投机行为的抑制作用何时更有效?——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双重伦理格局视角的研究”为主题的线下学术讲座,由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的张志坤博士主讲,消费行为与数字营销研究所副所长宋金柱副教授主持。张志坤博士以营销渠道治理领域的核心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引出了研究问题,即在中国本土情境下,研究私人关系对投机行为的抑制作用何时更有效,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来源,使用量表,数据分析方法等。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MfE212VCXgaTumu9sy-FA
统计与数学学院
新时代下的统计教学
10月15日,南开大学王兆军教授应邀在综合楼644室作了题为“新时代下的统计教学”的学术讲座,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苏为华副校长主持。王教授以新时代下的统计教学为主旨,针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三大问题:发展问题、动力问题、以及日常管理问题。王教授指出,要多请大家来讲他们的成长经历,给学生起到熏陶地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明灯;此外,要关注国际大事,了解中美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积极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具有家国情怀的统计学人才。
链接:http://tjjy.zjgsu.edu.cn/show.asp?newid=8947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召开2022年度国家级课题选题研讨会
10月13日下午,经济学院在416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国家级课题选题研讨会。会议由经济学院副院长毛丰付教授主持,学院20多位教师及博士生参会。毛院长强调,应将课题的选择放在重要、优先的位置,选题是课题研究的开始、是核心,决定着研究能否顺利开展。会上,吴浩波老师、汪思绮老师、王学渊老师等就拟申报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背景、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与会老师们肯定了部分课题的选题新颖,贴近当前时代的热点问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对部分课题提出很多中肯建议。本次研讨会干货满满,对学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学术氛围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泰隆金融学院
普惠金融是否缓解了收入风险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
10月13日,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易行健教授应邀出席我院举办的商泰普惠金融论坛,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普惠金融是否缓解了收入风险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来自CHFS数据的经验证据”的线上专题讲座。易行健教授从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研究设计与数据、实证回归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等5个部分全面阐述了“普惠金融是否缓解了收入风险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这一问题。易行健教授提出了5点假说,并利用多个回归模型逐一剖析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家庭流动性约束、提高家庭风险管理能力、扩大家庭社会网络进而缓解收入风险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易行健教授的讲座具有深远的前沿性,给广大师生以深刻的启发,对与会师生的科研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链接:https://tlxy.zjsu.edu.cn/2021/1015/c1620a98528/page.htm
法学院
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
10月14日,以“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为主题的浙江法治大讲堂第二十一讲在F楼法学院510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彭岳教授主讲,法学院院长宋杰教授主持。彭岳教授以研究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的背景及实践意义入手,介绍了G20、WTO、OECD、USITC等贸易协定对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相似概念的界定以及背后的国家利益考量,并从我国数字贸易现状、国内相关立法等视角对不同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彭教授以我国拟加入CPTPP为现实背景,畅谈了如何从现有的国际机制、国际规则以及国内法规则中为我国的数字贸易实践寻求最可行的规则供给。
被告人自认与内心确信
10月15日,长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屠晓景应邀来校,在模拟法庭作题为“被告人自认与内心确信”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院长助理董文辉主持,我院师生共计二百余人参加。屠晓景检察长首先对“被告人供述”“内心确信”“自由心证”等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以《罗生门》等影视作品中涉及的案件为例,生动讲解了言词证据的可靠性问题。在对内心确信形成的基础进行讲解时,屠晓景检察长先对美国、大陆法系以及我国的标准进行比较,然后用自己办理的多个案件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这些案件,屠晓景检察长总结指出,内心确信形成过程中,应当警惕确证偏见的干扰,要克服盲目思维,注重证伪、避免先入为主,要允许理性悬疑、避免对抗思维,要有质疑精神,同时提出内心确信要符合常识常情常理,注意凭借生活经验去排除合理怀疑。
外国语学院
赵海虹老师参加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
10月 9日至17日,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联合中文系、文科高研所、知名文化机构等校内外单位共同主办“2021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工作坊”旨在推举文学新人,为国内新锐作家提供与著名作家、学者深度交流的平台,沟通创作与研究、社会与校园,激发创作热情,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革新与繁荣提供动力。本届工作坊聚焦于科幻文学,邀请活跃于当下科幻写作领域的7位青年作家与会,与著名作家、批评家一起开展线上作品研讨,围绕每位作家的作品进行闭门讨论。赵海虹老师作为工作坊特邀的指导作家,以网络方式在线,参加了10月14日19:00-22:00场次,对何庆平创作作品《人生复刻》的重点点评与讨论。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竹枝词里的明治维新
10月13日,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高平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竹枝词里的明治维新”的学术讲座。高平教授介绍了竹枝词的含义以及中国海外竹枝词的发展脉络,讲解了黄遵宪的代表性竹枝词《日本杂事诗自序》,不仅让在场的师生对明治维新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论证了竹枝词作为一种带有“诗史”性质的诗体,具有记录史实的作用。最后,高平教授通过讲解何如璋的《使东杂咏》、刘珏的《增注东洋诗史》等清代文人所作游日竹枝词,再次论证了竹枝词的“诗史”性质。
浙商研究院
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出席“新时代工匠精神高峰论坛”
9月26日,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办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浙江工匠精神研究》重大项目启动会暨新时代工匠精神高峰论坛”,并作主旨报告。陈寿灿教授以“浙江工匠精神与浙江文化”为题,从工匠精神的哲学基础、思想渊源、职业磨砺、研究展开等四个方面作生动阐述。他认为世界无限性原理是工匠精神的哲学基础,浙江工匠精神植根于浙学传统与浙江工匠文化,浙商群体的创造性实践是浙江工匠精神实践基础。他强调要以工匠精神来研究工匠精神,以浙商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与浙江精神、浙商精神的研究相衔接,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弘扬及工匠人才培养相结合。
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教授参加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9月26日,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教授参加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并主持了乌镇咖荟暨数字经济“鸿鹄奖”启动仪式的圆桌论坛。杨轶清教授接受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时表示,乌镇成了观察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的一个窗口。一方面,领导的重视及技术人才的优势为数字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浙江省数字经济比较发达,为数字化的社会治理,社会公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产业化,社会化协同发展。所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