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阳明学与浙江文化——东亚视野中的阳明学”论坛在杭州开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1-28浏览次数:474

113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日本二松学舍大学与浙江省伦理学会共同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浙商研究院、浙商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阳明学与浙江文化学术论坛”在杭州浙江文华大酒店开幕。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陈寿灿、浙江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副处长胡晓立、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校长江藤茂博出席会议。中日双方相关学者、企业家代表以及浙江工商大学在校师生60余人参与此次论坛。

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陈寿灿校长首先对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江藤茂博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坐落在阳明故国、浙商原乡且具有百年历史的浙江工商大学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汇集天下英才,回溯阳明传统,引领当代实践。本论坛聚焦行业伦理、当代教育、浙商精神等主题已经举办了三届。希望论坛能让学界直接关注具体行业的伦理实践与关切,让业界了解学界对传统学术的发掘,对当代实践的关注,对未来秩序的设想。以鲜活的生活经验推动学术进一步创新,让阳明学理论研究在与现今实践与社会生活中相互交融,共同促进浙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胡晓立先生指出:“阳明心学之所以成为儒学史上独具魅力的学说,在于它‘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与‘知行合一’的践行精神高度统一。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作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要围绕国家和我省战略需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不断加强研究,提炼阳明文化的时代内涵、促进中日文化的深度理解、加大人文精神的深度弘扬、加强中国智慧的国际传播。”

江藤茂博校长表示:“二松学舍大学建校140多年来,培养了以明治时代文豪夏目漱石、教育家嘉纳治五郎为代表的大批人才。二松学舍大学以汉学兴学,设有日本汉学研究中心、阳明学研究中心,发行《日本汉文学研究》、《阳明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学校曾派代表来浙江工商大学多次访学,两校建立了长期而友好的学术合作关系,今后还将继续加强在东亚历史文化、东亚历史与丝路文明、东亚文化圈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主题发言中,陈寿灿教授认为,阳明学是浙学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时期的浙学转向得益于宋室南迁、中华文脉南移的历史机遇。先秦及至两汉的经典儒学在经历了隋唐以来佛教的冲击之后一分为三,又在儒释道的融合中走向阳明心学以及明清之际的浙东史学。当阳明学成长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原创性高峰,以及明清浙学成长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声之时,浙学、阳明学所代表就不仅是浙江人的人格气质与价值取向,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与人格气质在浙江的生动体现”。

浙江社会科学院的钱明教授认为,王阳明重“知()”,故而讲计谋、有谋略,做事经权相兼,甚至认为战是建立在“仁”或良知本体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武士讲的是“心外无刀”,而阳明心学却讲的是“心外无理”。“理”即“仁”即良知,它与“心”同一,“智”依附于“心”,故而心智的本质仍在于仁或良知。这是心学化的阳明兵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与武士化的兵学之道的重要差别。

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佐藤錬太郎认为,左派王学思想家王艮是一名实践主义思想家,以救助民众为使命,有向大众普及阳明学之功。

在下午的论坛上,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永富青地教授、日本二松学舍大学的田中正树教授、宁波大学的何静教授、中国社科院的匡钊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的锅岛亚朱华副教授等皆作了发言。各位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作为一个横跨学界、业界和传播界的文化沟通平台,在学术话语本身的变革、学术行为方式的变革,学术理路的阐明、学术内容的拓展等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以“知行合一,泽被万方”的东亚精神气质,将阳明学研究指向世界、指向未来。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