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传统型装备制造企业A最近正在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欲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可由于员工传统的习惯养成,并不能很快接受这项新事物,这让新系统升级这个原本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的过程变得漫长而复杂。
某外贸公司B的国际销售业务不断做大,为了公司的发展,管理层要求对销售部门全部的客户信息,录入到企业新的信息系统中,以便于上下游业务的顺畅进行。可这个顺应企业发展的良好初衷,在执行的时候却遭到了不少的阻力。
相信以上的两个案例在当下不少公司中都有可能存在。企业通常会花大量的资金来投资非常复杂精密的企业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以期待能够获得工作效益绩效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员工的普遍接受度低、缺乏对技术特征的深入探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成效,成为不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痛点”。
“我所做的研究就是找到生成这个“痛点”的机理并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的实施问题。”说话的这位,就是今天我们采访的主人公——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MBA学院副院长孙元教授,而他主持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特征对员工接受企业信息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性研究方案。
2010年,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孙元来到了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他的教学方向涉及企业新兴信息技术使用管理、企业社交媒体、企业移动商务等当下企业非常感兴趣的学术研究领域。平日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周末的MBA学生的课程,孙元的教学任务其实并不轻松,但即便如此,每天他都会抽出不少时间进行有关项目的科研工作,沉下心来写论文,为企业做管理咨询,给政府做有关智库支持等。
工作之余,走访企业成了孙元的“必修课”,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更“接地气”。在调研过程中孙元发现,不少企业非常重视技术管理,花了大价钱去购买了很多信息系统,希望可以提升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但往往理想和现实却相去甚远、收效甚微。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后,他便围绕着“技术特征与员工接受企业信息系统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工作。
孙元从探析技术特征背后的维度结构入手,将传统的文献研究、量化的元分析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与现代的信息系统接受与使用、技术特征等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构建起基于技术特征的员工接受企业信息系统模型,为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投资成功率和应用成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建议。他的研究结果系统地揭示出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并能够使企业信息系统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明白需要重点关注技术特征因素,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的认知信念和使用满意度。
一套特立独行的研究方法,能让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度提升、让管理层抓住主要矛盾,企业的“痛点”自然迎刃而解,孙元三年的研究成果终见成效,研究成果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项目组已发表论文5篇,其中,SSCI/SCI期刊论文3篇,国内一级CSSCI期刊论文1篇,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1篇。
因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了解,不少企业都向孙元伸出了橄榄枝,但是他依旧坚定的做着基础研究。孙元说,他享受着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带来的幸福感。和学生们在一起,辅导他们走上创新创业之路,他感到无比快乐;能在象牙塔尖继续探索,取得更多的成果,这才是他毕生的追求。
资料链接:
孙元,本硕博就读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MBA学院副院长,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学生科技创新导师、校优秀共产党员,入选了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社会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