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1106—1110)

发布者:尹恒发布时间:2023-11-22浏览次数:12

旅游学院


第四十期钱塘文旅论坛: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并在高影响力期刊成功发表

2023年11月8日下午,由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主办、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承办的第四十期钱塘文旅论坛在下沙校区综合楼502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并在高影响力期刊成功发表》,由Thomson Reuters高级顾问、Elsevier Scopus内容甄选委员万跃华老师主讲,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管婧婧教授主持。万跃华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经验,从选题检索、投稿期刊选择、热点论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论文写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万教授认为,一个好的选题应该结合选题意义、课题价值、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在选择投稿期刊时,应考虑本身所研究的主题是否适合期刊所规定的范围、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以及稿件自被接受至发表的时间等因素,并充分了解所投期刊的格式以及内容要求。最后,万教授结合旅游学院的三个学科方向,向广大师生详细地介绍如何通过Web of Science等平台查找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



经济学院


活动总结丨王湘红:提升女性领导力的实验研

11月9日下午,由经济学院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联合举办的“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一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王湘红教授作为主讲,其报告题目为《提升女性领导力的实验研究》。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许彬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参会。

报告从性别差距现状出发,先是进行性别观念与领导职位实证研究,得出传统的性别观念会阻碍女性的职业晋升和领导力发展。随后讲解了领导者选择机制对领导职位影响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研究设计了两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每位成员完成关于能力、责任心和当领导者的意愿测试;第二阶段,通过投票选出小组领导者,领导者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任务。研究发现,女性的领导意愿低于具有同等资质的男性;在完成责任心任务小组中,男性的领导意愿显著降低,而女性的领导意愿保持稳定。讲座拓展了我们对于女性领导力发展的认知,在新发展格局下,为女性领导力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途径和新机遇。

王教授与师生们就本次报告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讲座总结丨王争 All Roads Lead to Rome: Global Air Connectivityand Bilateral Trade

11月9日下午,由经济学院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联合举办的“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二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德蒙特福特大学准王争教授作为主讲,其报告题目为All Roads Lead to Rome:Global Air Connectivity and Bilateral Trade。讲座由经济学院李井奎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广大校内外师生参会。

报告主要关注研究问题:当两国之间的航空连通性提高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否会增加?在考虑进出口行业异质性时,合同强度不同是否会增强外部连接能力对贸易的影响作用?该研究结合新颖的航空数据,采用一种新的识别策略,将贸易两国之外的第三国航空运力作为两国连通性的外生来源,使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两国连通性与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航空连通性对贸易具有正向效应,这在合同强度较高的行业尤为明显。该研究为探索复杂运输网络对社会和经济结果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评估工具以及强大的数据库,也为推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合同密集型产业走向国际化提供指引。此次讲座拓宽了学院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立时代之潮头 发思想之先声

——首届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与实践论坛在杭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提炼总结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地方实践,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化研究、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理论体系,11月11日,首届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与实践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北京研究院、杭州市钱塘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承办。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创新与管理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运行态势预警与模拟推演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研究院协办。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教授,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教授,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浙江省委省政府农办原副主任顾益康研究员,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郭占恒研究员,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研究员,《管理世界》编辑部柏晶伟副总编辑,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教授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主持。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dVm215O4UUbUbGB8ypdiw




金融学


钱塘金融学术论坛第228期:Outside the LCR Box:The Impact of Liquidity Regulation on Banks in China

2023年11月10日上午,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在综合楼846举办了第228期钱塘金融学术论坛。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刘冲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题为Outside the LCR Box: The Impact of Liquidity Regulation on Banks in China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院长柯孔林教授主持,学院60余位师生参加了交流。

刘教授提出流动性短缺是加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协议III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性的监管。我国也在2014年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LCR(流动性覆盖率)的流动性监管要求。为了考察该指标的执行效果,刘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实证分析,最终发现受监管银行并没有为了应对LCR监管而增加流动性资产,而是调整了负债端。这些银行虽然降低了银行间市场的批发性融资占比,但同时替代性地增加了同业存单发行,以满足LCR的流动性监管要求。由此可见,LCR在我国尚未实现其目标,这可能也是我国监管机构在2018年后启动例如NSFR、LMR和HQLAAR等指标的原因。

刘教授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论证了我国银行如何调整负债结构而规避LCR监管给资产端带来的影响,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的同业存单创新有效地提高了LCR,避免了LCR监管带来潜在的信贷下降和负债收缩。研究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设计,动静态相结合的监管思路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钱塘金融学术论坛第229期:国家级课题指导

2023年11月10日下午,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在综合楼231举办了2024年国家课题申报论证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宗宪教授应邀为学院教师作课题辅导。会议由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万谍教授主持,学院10余位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冯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级课题申报的经验分享。他强调,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学术水平也要水涨船高:一是研究的课题内容需要有前瞻性、前沿性,关注金融业最新情况,如房地产金融破裂的原因、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会给金融带来哪些变化、中央金融会议释放出了哪些重要信号等;二是论文写作中鼓励“跨界突破”,比如,如何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科技创新与开放创新的相互结合,启示大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跳出原有固化思维,从新角度思考问题。

随后,在申报书打磨交流过程中,冯教授就文本遇到的难题疑点进行解答,提出申报书撰写需要创新,建立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写作思维。


钱塘金融学术论坛第230期:加快建设中国式江南韵的农业农村现代

2023年11月11日下午,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在综合楼846举办了第230期钱塘金融学术论坛。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三农”发展组组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组专家顾益康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加快建设中国式江南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院长柯孔林教授主持,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学术副院长万谍教授等3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顾教授指出,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优美的山水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著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他强调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顾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式江南韵农村现代化的蓝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乡村振兴就是创造“三农”新品牌过程。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提升,更是对“三农”全方位的发展,通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农产品品牌等举措,创造出全新的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辅相成的“三农”新品牌;二是以品牌化为引领,探索江南韵味的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着力挖掘江南地区的独特文化元素,通过建立农产品和农村旅游品牌,以江南韵味为核心,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地方吸引力。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推动品牌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公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何艳玲教授主讲“作为学科基础的人民理论及其研究”

2023年11月10日上午,公管学院在D520会议室举办了西湖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八讲),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公管学院何艳玲教授作题为“作为学科基础的人民理论及其研究”的讲座,讲座由公管学院谢岳教授主持。

何教授首先梳理了人民群众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人民算法”及以此为基础延伸的重要议题。何教授表示,一方面,讨论人民理论可以还原治理过程中鲜活的人民及其需求,呈现被遮蔽或被忽略的“人民在场”议题;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阐述宏大治理与微观生活的关系,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政策设计的理论框架;再者,提出人民算法能为具体治理过程的决策选择提供科学模型,并持续将“公共”和“情怀”具象化。之后,何教授围绕有效治理的基本问题,阐释了其理论内涵,即通过特定制度安排实现人民的充分生存权和适度发展权,并保持多数人与少数人、公权与私欲、当下与未来的相对平衡。同时,何教授提出治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人民至上”,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何教授强调“人民”是关键要素,人民在治理过程中是分群、分类、分层的,不是整体所指,而是具体所指乃至个体所指。最后,何教授讲解了“人民算法”的概念及其三大维度、基于人民算法的治理以及“人民算法”延伸出的更多重要研究议题,包括:人民之少数者、人民之弱势者、人民之代表者、人民之“网民”以及人民之“我”等。“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政治和价值命题,也是科学和技术命题,基于人民算法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就是“公共”被定义的过程,人民理论则是基于中国场景构建自主性公共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链接:

http://mpa.zjgsu.edu.cn/view-6810.html



东语学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 | 丁晨楠:17 -18世纪清朝对朝鲜半岛情报的搜集

11月10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韩国延世大学博士、丁晨楠副老师在文科实验楼111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以“17至18世纪清朝对朝鲜半岛情报的搜集”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东亚研究院王侃良老师主持,我院张晓舟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杨齐福教授等多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丁老师首先简单分析了为何要选择17至18世纪的理由,并概述了此次讲座的三个切入视角:“丙子之役”前后清朝对朝鲜情报的搜集;清朝对朝鲜“北伐”计划探知以及清朝对18世纪朝鲜政局动向的掌握。丁老师就此点出其选题中的题眼:“清朝征服朝鲜并长期维系贡关系的重要前提则是对朝鲜情况的掌握”,并指出朝鲜在书面语中“汉字”的特殊地位。随后丁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述了“丙子之役前后清朝对朝鲜情报的搜集”的三种方式。在这其中,她不时穿插韩国影视剧以及和现实有关的一些韩国时事趣闻来丰富师生们对这段历史分析的感性认识。譬如在电影《南汉山城》中出现的历史人物“郑命寿”;朝鲜“北伐”计划主导者宋时烈的生平事迹。丁老师还通过不同地域、语种的史料对比,譬如乾隆帝诗句、朝鲜译官赵东立的北京所见所闻,精准还原了清朝对朝鲜情报掌握的历史史实。

最后,丁老师表示“进入18世纪后,清朝政治关注点转向内政经营和西部拓疆,同时朝鲜政治军事方面实际对清朝不再有威胁;而朝鲜方面也渐渐认清现实,放弃北伐,两国关系局势趋于稳定,清朝决策层出现依赖朝鲜官方报告的倾向”。但丁老师也指出此种倾向导致了一些不利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进入19世纪以后,清朝无法有效地掌握朝鲜半岛的实际状况,陷入了对朝交涉的困境。

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与丁老师进行了对谈。张晓舟老师认为这种由历史自身的演进到情报网络变化的选题十分新颖,所选用的三个历史案例也非常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让我们有更广域的视角去看待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的维系。杨齐福老师则从前近代至近代以来经典的东亚“锁国”问题进行了阐发,认为丁老师的研究对目前学界热议的“闭关锁国”问题非常有启发,希望能够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看到丁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进行研究拓展。

丁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现场的老师、同学们积极主动提问,向丁老师请教了“清朝是否还有设立其他机构和制度来了解朝鲜”“朝鲜朝报史料是如何发现与解读”等问题,丁老师都一一给予了深入的解答。


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讯 | 东亚视域下的中日文化关系

2023年11月6日,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东亚研究院承办的“东亚视域下的中日文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太平洋大酒店顺利召开。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及其夫人,与来自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韩国蔚山大学、日本东北文化学园大学、东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齐聚钱塘江畔,就本次国际会议的主题——“东亚艺术的本真、延连与演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由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院长、东亚研究院院长江静教授主持,国家杰青、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致开幕辞。王永贵校长从浙江工商大学的办学历史、特色与我校东亚研究院在中日交流、学术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等方面做介绍,随后,他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指出,中日间友好交流源远流长,从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到近代以来浙江的朱舜水、章太炎、鲁迅等先贤赴日交流,及至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中日守望相助所留下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佳话是两国人民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见证。王校长强调,东亚间友好交流的历史与当下不断印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并对鸠山由纪夫先生关心中国发展,身体力行推动中日友好交流与合作表示钦佩,衷心希望此次面对面交流,能够为中日友好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智慧支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鸠山由纪夫以《世界的趋势与东亚共同体——友爱及命运共同体》为题发表演讲。面对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鸠山由纪夫表示,国际关系应有之态是各国在尊重自我的同时,亦应尊重他国。他将这种精神称作“友爱”,即不可仅与价值观相同的国家友好合作,而敌视排挤价值观不同的国家,是应构筑一个不同价值观的国家之间亦可相互理解、尊重与合作的国际社会。鸠山由纪夫认为,中国秉持传统文化中“仁”和“恕”的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他特别提到中国为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关系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很重要”,鸠山由纪夫说,只要中国和日本在友爱精神、恕道的精神上发挥领导作用,共同体就一定会成立。鸠山由纪夫呼吁构建一个充满友爱的社会,而这需要通过不同国籍、文化、习俗和信仰背景的人们充分沟通与合作才能达成。他对现场所有人发出邀请,“请大家去日本走走看看,去体验日本、与日本人民建立亲密联系。”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不要对中日的未来失去信心。

在鸠山由纪夫特别演讲后,本次国际会议研讨部分正式开始。大会共有三个议程,第一个议程由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学术副院长姚琼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教授以《“汉字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做本场第一个报告。王勇教授从2009年鸠山由纪夫先生就任首相之时提出的“东亚共同体”谈起,并进而提出他对此颇具前瞻性的构想的反思,即“共同体”的理路与根基为何?王教授结合1986年中、日、韩、越四国学者于东京举行的“汉字文化的历史与将来”国际会议指出,民族的首要特征即在于“共同的语言”,民族语言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但同时,民族语言也造成了民族间沟通的困难,因此力求跨民族沟通的翻译与世界语创制的尝试由此而生。但是没有具体的民族作为依托,世界语的构想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究难成气候,由殖民侵略而兴起的国际性语言往往也会因为历史正义而被弃绝。与此相反,东亚各国共享汉字的历史,从7至19世纪末的一千余年间,汉字作为东亚诸国之间笔谈沟通的共同文字,事实上汉字就已成为东亚的“世界语”。尽管近代以来西力东渐,汉字文化圈在东亚趋于解体,但是汉字的表意功能与作为连接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纽带依然给了我们畅想“汉字民族”在未来再次崛起的愿景。

本场的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张建立研究员,他的发表主题为《从风炉到地炉:日本茶道本土化的特点浅析》。张主任认为,在日本茶道中,“风炉”与“地炉”是生火烧水的重要道具。“风炉”在东山时代就已经被使用,“地炉”也随着日本茶道的创立而日益得到重视。尽管“风炉”与“地炉”的名称、形状、制造方法,还是其功能及蕴含的文化理念等,皆可溯源至中国文化,但绝非对中国的“风炉”与“地炉”的简单翻版,而是加入了诸多创意。张主任就中日两国的“风炉”与“地炉”在制造方法、形状、功能及蕴含的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介绍,将日本茶道本土化发展的特点总结为哲理具像化、宗教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本场的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韩国蔚山大学日本语学科的鲁成焕教授,他报告的主题为《韩国佛画中的日本妖怪》。鲁教授指出,首尔兴天寺《甘露图》中的风神和雷神在韩国绘画史上具有极其独特的特征。描绘这两位神祗的《甘露图》在韩国仅出现在兴天寺,几乎不见于其他地方,这被视为一种突变。然而,这些特征在日本的佛教绘画中非常常见,绝非罕见之物。因此,兴天寺的《甘露图》中的风神和雷神很可能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尤其是兴天寺的风神和雷神的形象与近代日本画家桥本雅邦(1835-1908) 作品中的风神和雷神异常相似,这两幅作品中的风神和雷神如同孪生兄弟一般相似。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朝鲜的画僧们很可能受到了桥本雅邦作品的影响,将风神和雷神描绘在兴天步的《甘露图》中。

本场的第四位发言人是日本东北文化学园大学经营法学部的王元教授,他报告的主题为《文化与政治中心的乖离对古代中国国家观的影响》。王元教授从“王朝发祥地”“都城”“商圈”等诸多概念的解读出发,探讨了古代中国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偏西”和“思想文化中心偏东”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古代中国国家和世界观的形成的影响。

本次会议的第二个议程由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哲学系主任柴可辅副教授主持。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汪小洋以《东亚地区墓室壁画的遗存分布与研究意义》为题做了此议程的首场报告。世界墓室壁画有三个遗存集中区域:中国及周边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和中美洲地区。东亚地区中,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墓室壁画遗存丰富,各有自己特色。汪小洋教授表示中国墓室壁画在东亚及世界范围内呈现无与伦比的价值以及“一带一路”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国墓室壁画遗存有完整数据;其次,中国墓室壁画发展形态最为完整;再次,中国墓室壁画促进了文明交流。最后,中国墓室壁画在文明古国层面上具有明显张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中玉的报告题目为《〈风会图〉中的晚明形相》。透过艺术作品来观察一时代文化观念之变迁,是推进文化史研究的有效路径之一。刘中玉副研究员从与消费市场关联密切的艺术作品生产出发,把反映晚明市镇风貌、民众生活的风俗画作为考察对象,以图像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所折映的历史讯息,对当时文化迁流的艺术“形相”作出阐释。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国栋的报告题目为《民俗学视域下的三角缘神兽镜与前方后圆坟》。李国栋教授认为中国东汉时期的神兽镜和尚方规矩镜的镜背纹样旨在表现“山环水绕”的神仙世界,但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镜背纹样则强调三角形与圆形的组合,体现出蛇信仰与太阳信仰的一体性。而“前方后圆坟”的形态特征与“三角缘神兽镜”的纹样特征形成完美互证,证明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镜背纹样确实可以被理解为蛇信仰与太阳信仰的组合,这一点正反映出“邪马台国”是通过统一信仰而形成的稻作联邦。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与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凌超的报告题目为《回文小篆经纤指:韩约素篆刻与女性身份的塑造》。凌老师认为,在印谱图录和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近代以前的篆刻家中女性屈指可数。韩约素活跃于明清之际,是第一位获得广泛认可和推崇的女性篆刻家。由于她的印章很少保存在印谱中,因此对她的研究很少。凌超副教授通过不同材料对该人物的历史考察,为我们理解篆刻史、晚明女性在文人社群中的角色以及将个人才能塑造为文化“商标”提供新的视角。

第三个议程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磊副教授主持。

本场第一位发言人为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副教授李幸哲,他以《中韩日现代茶道概念的形成和特征》为题做了此议程的首场报告。李教授认为,茶文化自东亚诞生以来,已成为全世界人享有的文化。而东亚的茶文化则是在中韩日三国主导下相互影响发展起来的。中国大陆形成的茶文化在传播到韩半岛后,再东渡到日本列岛,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相似而又不同的茶文化风格。到了近现代,中韩三国的茶文化适应了各自的历史环境和社会需要,形成新的风格。针对这种体现在茶文化上的东亚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李幸哲副教授介绍了中韩三国现代茶道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的韩天雍教授做第二个报告,他的题目为《日本三笔三迹对中国书学的受容》。韩教授以平安时代作为考察日本书法吸收中国书法的案例,他认为平安时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是日本书道史上的黄金期。在这个时代,初期涌现了平安三笔,即空海、峡峨天皇、橘逸势,中期又出现了日本三迹,即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后期兴起了假名书道,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和样”书道,与大陆称之为“唐样”的书法形成了双峰对峙的两大阵营。因此,一部日本的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外来文化的吸收史。在不同的时期里,来自中国大陆的书法潮流随着中国王朝的更替,像不断起伏的波涛一样涌入日本。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副教授柴可辅的报告题目为《主体叙事的建构:论东亚艺术的“东亚性”》。柴教授认为,在艺术史上,“东亚艺术”并非东亚地区的观念自觉,而是作为某种“旁证”素材,发生于欧洲艺术叙事的近现代折变之中。因此“东亚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主义”绘画谱系建构中所发生的语义扩张与概念周延。这也使得我们今日所谈论的“东亚艺术”,其语义结构基本是接受于欧洲的叙事框架。鉴于此,柴可辅副教授认为“东亚艺术”研究应当有意识地唤回“东亚”这一主词,使其成为自身的意义主体。“东亚艺术”的东亚性建构是寻回“东亚艺术”主体性的必由之路,也是东亚文化自我认知的内在要求。“东亚艺术”不应仅仅锁定于狭义的艺术形式特征化,而应将之嵌回东亚历史、东亚生活、东亚价值观的宏大语境,以一种自立的本体意识营造其叙事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钱伟强的学生高兴代替导师以《杨守敬与清代金石学体系的东传》为题做了本次会议的最后一场报告。中国金石之学自宋代始至清中期已臻于鼎盛,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问体系。相较之下,同时代日本对于金石文字的研究尚处于蒙昧阶段,直到1880年杨守敬作为清朝驻日使馆随员赴日,并在日本传授金石之学之后,这才真正意义上拉开了日本金石学研究的帷幕。对杨守敬在日本金石学活动的历史考察,高兴指出此类研究无疑是研究日本金石学史、书法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全天三场精彩的论文研讨议程完毕后,徐磊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国际会议的闭幕式,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特聘副院长吴光辉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研究中心主任林敏洁教授分别做了大会总结发言。吴教授总结道,本次大会的学术报告紧扣会议的三个关键词“本真”“延连”与“演变”,共同反思了东亚艺术的东亚性,东亚艺术是东亚思想与东亚历史延连与演变的见证。大会第二位闭幕发言人林敏洁教授从规格高、站位高、专业度高三个方面评价了本次会议,并表示所有学者的发言都体现了东亚文化的传承性与深刻性。最后,林敏洁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东亚艺术的本真、延连与演变”为主题,探讨东亚各国艺术文趋势,相信本次会议将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两国民间交往提出有益的借鉴。



马克思主义学院


言马论坛第23期|虞和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史的思考

11月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23期言马论坛“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史的思考”专题论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E412举行。论坛由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郭墨寒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虞和平老师做专题分享,我院部分师生参加。

虞和平老师围绕转主线、开新面、调方法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史进行阐述。他首先指出,现代化有延续性和时代性,现代化研究亦是如此,他从三个时期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演变历程。一是民国时期,大部分学者主要从西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着手研究现代化;二是改革开放初期,以现代化指标体系为中心,从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知识化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三是习近平新时代,强调新时代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为重点进行研究。接着虞老师从地理、人口、传统、目的、动力、队伍六个方面介绍了影响现代化的因素。最后,虞老师分享了中国式现代史研究的方法。他强调,要特别重视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揭示中国式就必须有比较,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史时需注重多方面、多维度的比较,在可比性上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形态、事物关联、空间区域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并表示需要注意可比性与目的性的差异、调整对标性和排他性比较。

最后,与会师生就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史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虞老师所讲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并获得了虞老师的专业解答与建议。虞和平老师的讲座拓宽了我院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史研究的视野,对于我院师生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研究能力具有实质性的帮助。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rlMFGsLaT-fNdFX_TP0xQ


学术讲座丨逄锦聚:新时代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

11月10日下午,学院邀请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国家“2011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逄锦聚教授围绕《新时代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交流座谈。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来法参与现场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陈华兴主持,我院部分师生参加。

逄锦聚教授首先就检验思政课质量的根本标准展开交流,他指出检验思政课质量如何,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出的学生能否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其次,他对 “提高思政课质量的三个关键性问题”进行重点阐释。逄锦聚教授提出,第一是把握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同时他强调要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格相结合。第二是善于用好 “大思政课”,将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他认可了我院教师带领学生融入社会大课堂的做法,并以自身经历鼓励师生自觉以不同方式接触社会,接触实践。第三是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寄予厚望,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调教师一方面要带头引导,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传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VNgz3L4a6I2YYeqv1LTMA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商业文明 | 第三届中国商业伦理大会在杭召

11月11日,“第三届中国商业伦理大会”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商业伦理”为主题,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和山西大学当代伦理研究院联合承办。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刘东出席并祝贺会议召开,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苏为华发表大会致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企业界、政府部门的嘉宾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网直播。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教授,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山西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曹刚,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霄教授,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等七位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下午的学术平行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商业伦理意蕴等议题进行研讨,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伦理问题等诸多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陈寿灿表示,三年来,由研究院发起并连续承办的中国商业伦理大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将致力于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汇聚国内外的学术力量,为共同推动中国商业伦理的体系化研究和现代商业文明话语权的构建奉献更多智库力量。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浙江民泰金融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陈寿灿教授为“民泰名家讲坛”开讲

近日,浙商研究院与浙江民泰金融研究院在浙江民泰银行总部举行签约仪式。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和浙江民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周绍志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浙江民泰银行行长杨小波见证签约。

根据合作协议,浙商研究院和浙江民泰金融研究院将就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等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打造金融研究新成果。

签约仪式后,浙商研究院智库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为第一期“民泰名家讲坛”作《新时代浙商文化和“四千精神”传承》的专题讲座。他带领大家共同认知民营经济在浙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的重要论述,并阐释了“四千精神”的时代意蕴。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教授解读省委全会进博会“两个健康”省标等

近日,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教授,先后接受中国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在线、浙江之声、浙商杂志、消费日报等媒体采访,就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全会精神、全国首个“两个健康“评价省级标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浙商如何借力亚运会、发展数字经济重塑产业链等热点事件进行解读和评论。以下为部分媒体报道情况: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数智领航者》专栏10月24日刊登杨轶清教授长篇专访——《从肌力时代到算力时代 发展数字经济重塑产业链》,全文近5000字。

中共浙江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11月3日在杭州召开。11月4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省委全会精神解读:牢记嘱托实干争先,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报道。浙商研究院杨轶清教授出镜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