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回顾(1016—1020)

发布者:尹恒发布时间:2023-11-02浏览次数:40

管理学院

教学型案例的中外比较和展望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于2023年10月19日,邀请山东财经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鲁商案例研发中心主任,毅伟商学院国际商务系兼职教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首席专家。第一批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的“优秀案例教师”刘素莅临管理楼416开展讲学。刘素教授长期致力于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和案例开发工作,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已有13篇英文案例被毅伟案例库收录,6篇中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2022年刘素教授与海信集团合作撰写的案例《海信整合东芝电视:一年扭亏为盈的药方》荣获第六届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的全场大奖。本次讲学主题为教学型案例的中外比较和展望。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副院长朱玥、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程兆谦教授、杨燕副教授以及数十位师生参加本次讲学。


数字安全治理丨理论与案例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于2023年10月19日,邀请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际商务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杨勃莅临管理楼515开展讲学。杨勃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等期刊。研究成果获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研究领域为国际商务、数字企业国际化、数字风险与治理。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支持计划、天津财经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杰出)。本次讲学主题为数字安全治理:理论与案例。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数十位师生参加本次讲学,收获颇丰。


经济学院


活动总结丨韩晗:Bank Market Power and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A Case of Imperfect Substitution

10月19日上午,经济学院于经济416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题为Bank Market Power and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A Case of Imperfect Substitution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韩晗主讲,讲座由经济学院李井奎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参加讲座。

韩晗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支付、电子货币、新闻的金融效应。本次讲座韩晗教授就银行市场力量与央行数字货币:不完美替代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韩晗教授结合现实背景分析指出各国央行开始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其次,从CBDC作为支付工具替代银行存款可能导致银行脱节这个角度出发,并解释了“基准模型:完全竞争的贷款市场”。最后,得出CBDC 可以在不完全替代的情况下促进银行贷款以及更好的存款替代会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的结论。此次讲座拓宽了学院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讲座总结丨郭士祺: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Fires

10月20日下午,经济学院于经济537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题为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Fires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副院长诸竹君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郭士祺主讲,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参加讲座。

本次报告郭士祺教授就城乡人口迁移与焚烧秸秆着火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郭教授结合现实背景指出,目前全国出台相关政策控制焚烧秸秆,但其数量仍居高不下。而倘若严格限制秸秆焚烧,短期影响不明显,长期来看,不处理秸秆这一方式可能会产生虫卵,进而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其次,郭教授指出,秸秆焚烧主要集中于黑龙江地区,且不同地区秸秆焚烧数量存在异质性。同时,人口流出数量越多的地区,焚烧秸秆问题越严重。农民采用增加化肥使用量的方式应对劳动力外流的情况,而化肥的使用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研究结论证实了农业劳动力缺失对焚烧秸秆着火点增加的影响。而土地确权制度有利于降低城乡人口流动对焚烧秸秆着火点增加的影响。此次讲座对于拓宽学术研究视野和农业经济学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学院

学术讲座丨生命伦理视角下的基因编辑人体胚胎行为

10月17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良芳应邀在法学院作了题为“生命伦理视角下的基因编辑人体胚胎行为”的讲座。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八十余人旁听了此次讲座。

叶良芳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案例介绍及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为案例的法理分析与伦理分析。在第一部分,叶教授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案”切入,介绍目前我国对基因编辑人类生殖系胚胎的立法、司法实践的现状。在第二部分,叶教授首先从法理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生命伦理的角度,对基因编辑人体胚胎行为进行分析。

叶教授的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受到了我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ApvuILkQeargl2Bgq1ISw


公管学院


吴传玖少将来校作“投笔从戎 守土卫国——从大学生到将军”主题报告

2023年10月18日,王永贵校长在贵宾室会见了吴传玖少将。五年前,徐建春教授向吴传玖少将发出邀请,今年金秋十月,吴传玖将军终于来校作题为“投笔从戎,守土卫国——从大学生到将军”的报告。

吴将军从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带兵打仗、守土卫国的将军,这段传奇、精彩的成长历程,印证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懂技术,会管理,重人文”人才培养理念的可信可行,吴将军认为还可复制可推广,报告贏得了多次热烈的掌声。该人才培养理念经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等领导专家评审,已被《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采纳,作为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文件发全省实施。

链接:

http://mpa.zjgsu.edu.cn/View-6786.html




公管学院邀请南京大学李刚教授作学术报告

2023年10月19日,公管学院邀请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教授做客“中国公共管理西湖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七讲)”,围绕“关于智库论文和对策报告的写作规范”主题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李刚教授就“现代智库的研究现状”和“咨询报告撰写方法”这两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李教授界定了现代智库的基本内涵——“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实践推广三位一体”,其次,他以实际的案例进一步说明智库所包含的“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和“实践推广”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再次,李教授介绍了智库的发展历史、背景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李教授指出“西方的智库是现代化和政治化的产物,是全球化的需要”。他从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阶段阐述了1900年至今美国智库的发展情况,提出我们要对美国智库保持批判性思维,并引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状况。最后,李教授介绍了决策咨询报告的类型及写作方法。他指出咨询报告选题要点:一是明确咨询报告的对象;二是要清楚咨询报告传递的渠道;三是要围绕写作中心、聚焦社会重点;四是要注重自身的基础和长期的积累。李教授强调,由于撰写专家和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咨询报告中所采用的材料证据要更具可靠性、场景感,并对语句进行恰当修辞。

链接:

http://mpa.zjgsu.edu.cn/View-6787.html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02丨郑先武:“东南亚区域规范研究的历史路径——以‘东盟方式’为例”

2023年10月18日早,应东语学院邀请,南京大学郑先武教授在东亚研究院202会议室举办了“浙商大东亚研究院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第二场——“东南亚区域规范研究的历史路径——以‘东盟方式’为例”。此次讲座由东亚研究院刘旭老师主持,江静院长、徐磊老师与四十余位师生参与了本场讲座。

“当下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区域是东南亚”——郑先武教授说道,他以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关系为线索,全面探讨了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深入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国际关系研究路径:区域研究和规范研究。

郑教授首先讲述了国际关系规范研究和历史研究的融通性。其次将国际区域规范研究的历史路径假定为三个依次递升的梯级组成的金字塔型架构,向我们详细阐述了三种规范方法论——历史主义、建构主义和处境主义。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下做区域国别研究,若不了解历史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容易陷入误区,将不同地区的人完全等同起来去理解。郑教授由此指出,若在座的同学是以江浙一带的为多,建议在座的同学多到北方的大学去深造,通过深入了解其他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民的思维方式,才能拥有更全面、多维的视野来看待世界。

最后,郑教授提到了“东盟方式”区域规范演进的历史分析。“东盟方式”的正式创建(内部建构)是从“马菲印协商精神”到“东盟方式”,而“东盟方式”的外部拓展则是从“亚太方式”到“湄公河精神”。

讲座后,郑教授与在场师生共同交流,积极回答了与会师生的提问,讨论了东亚地区的时政热点话题,引发了大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新思考,获得了师生们的热情响应。讲座最后,刘旭老师代表东亚研究院对郑先武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期待与郑教授有更多的学术交流。



《王金林日本史研究著作选集》发布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2023年10月17日下午,以《王金林日本史研究著作选集》的出版为契机,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王金林日本史研究著作选集》发布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教授和学者,就王金林先生作为新中国日本史研究领域“拓荒者”的事迹进行了分享,共同领略了其为推进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此外,在研读了王金林先生的著作后,各位与会者还就王金林先生的著作给自己的研究带来的启发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对今后的日本史研究的愿景进行了展望。

王金林先生亲临会场,对参加研讨会的学者表达了感谢。特别是对参加研讨会的青年学者寄予厚望,他谦虚地表示“我的著作和文章,还处在学步的阶段,跟小孩子走路一样,缺点、错误、不成熟的观点很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江静教授、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荣誉院长王勇教授先后发表致辞,指出王金林先生不仅是杰出的研究者,还是一位慷慨的教育家。他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值得后辈学者尊敬、学习与传承。

在本次研究发表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徐建新老师对王金林先生的学术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了以下几点特点:第一,王金林先生的研究经历极其丰富,长期致力于日本历史和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其研究时间近六十年,他在日本史领域辛勤耕耘时间之长实属罕见;第二,王金林先生的研究成果涉及日本历史的各个时期,年代跨度很大,涉及的问题众多;第三,王金林先生的学术成果呈现形式多样,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史料集和工具书;他的多部著作还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第四,王金林先生十分重视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运用,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研究;第五,王先生在日本古代史研究中不仅重视文献的收集和考证,还特别重视考古学成果的收集和运用,使其古代史研究构筑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第六,王先生在研究中强调对构建中国人日本史研究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这一点对今天的日本史研究有指导意义。

在王海燕教授主持的综合讨论环节,来自南开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的多位年轻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对王金林先生的著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总结阶段。张健老师(中国日本史学会原会长)首先分享了王金林先生与中国日本史学会的合作历程,以及王金林先生在中国学界的重要影响。其次,宋成有老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谈到了王金林先生对中国当代日本史研究的贡献,提出五个“一”,即“一个平台”:奔忙于中国日本史学会的创立与开展多彩的学术活动;“一套丛书”:中国学者的13卷日本史或中日关系史的著作在日本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一本专著”:《简明日本古代史》,为建国后第一部日本断代史,日本史教学的必读参考书;“一片新天地”:与浙商大合作,推进南方日本古代史的发展;“一个宏大目标”:为建立中国特色日本史研究体系不懈努力。最后宋老师建议王先生注意三个“度”,即:适度研究、适度走路、适度饮食。宋老师希望王金林先生在学术研究之余,能保持延年益寿的生活方式。

会议最后,王金林先生向年轻学者表达了殷切希望,强调了找寻优质研究课题、充分挖掘考古材料、积极参与学术探讨、致力于构建中国的日本研究体系的重要性。在江静院长的领导下,年轻学者们也纷纷向王先生献上诚挚的祝愿,祈愿他身体健康、长寿幸福,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留念。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本次研讨会是中日古代历史研究领域的一次盛事,聚集了众多杰出学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和讨论日本古代历史及相关领域的机会,深化了大家对于古代历史的理解。本次会议肯定了王金林先生在中国史与日本史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王金林先生的杰出贡献将继续启发和影响新一代的学者,推动中日历史研究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显明教授向全院师生做“学术生涯”报告

10月18日下午,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对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何显明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学术交流座谈会。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梦云主持,青年教师及全体博士生参加。

何显明教授以自己的求学经历、职业经历作为铺垫,讲述了自己经历的时代变化,强调个人的学术经历与时代变化紧密关联。他以自己的硕士研究生为起点,讲述了四十年来从事中国现代思想视野中的毛泽东哲学、现代化模式的制度分析、地方治理创新实践以及现代国家建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四个领域研究的收获与体会。何显明教授还结合自己在浙江省委党校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向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对如何做好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感悟。他强调马院教师的学术研究要注重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实现政治意识和学术涵养的相互渗透;二是寻求学术关怀与现实关怀的相互融合;三是培育专与博相互支撑的知识结构;四是加强学术话语与宣传咨政话语转换的训练。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梦云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何显明教授以丰富的学术经历凝练总结点滴感悟,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对我院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院师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qOIgwvHghlZhdIC_FOxGA


泰隆金融学院

Lady First:Women Entrepreneurs Have Batter Credit Access in the Fintech Era

泰隆金融学院于2023年10月19日,邀请蚂蚁集团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家,荷兰鹿特丹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科研审批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职业导师马晓崟博士,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Lady First:Women Entrepreneurs Have Batter Credit Access in the Fintech Era”的专题讲座。讲座于下沙校区经济楼316会议室成功举办,由泰隆金融学院院长马丹教授主持,泰隆金融学院倪禾、张铭心、王伟佳、王若霖、尹俊雅、邱伟松等老师及学生参加了讲座。

论坛首先由马晓崟博士汇报了最新的一篇工作论文,马晓崟博士结合小微经营者调查(OSOME)数据,构建模型实证研究了女性企业家在当今的金融科技时代是否会有更多的优势,并就潜在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企业家在线上贷款方面比男性企业家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通过审批。


汇报结束后,马丹院长、倪禾副院长、张铭心、王伟佳、王若霖等老师也分别提出问题并发表想法与见解,各位老师就论文的数据来源、实现路径、内容拓展等问题与马晓崟博士交流了想法。


讲座结束后,马晓崟博士还与参会老师、同学围绕写论文关键的数据、选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马晓崟博士的讲座具有深远的前沿性,给广大师生以深刻的启发,对与会师生的科研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商研究院

常山县咨询委来访浙商研究院

近日,衢州市常山县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戴根林、咨询委秘书长洪涛、咨询委秘书处主任杨登一行来访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办公室主任余臻等参加座谈交流。会上,戴根林主任为陈寿灿颁发聘书,聘其为常山县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陈寿灿介绍了浙商研究院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及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果,并希望未来研究院能与常山县人民政府开展广泛合作,循迹溯源,并加强与常山产业的对接和企业家的交流互动。会后,戴根林一行在陈寿灿院长陪同下,参观了浙商博物馆的各主题展馆。


浙商研究院研究报告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近日,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教授团队提交的研究报告《大学生高质量创新创业推动共同富裕的钱塘区实践与启示》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研究团队在实践调研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高质量创新创业推动共同富裕的钱塘实践,并提出了引导杭州全市大学生高质量创新创业、贡献共同富裕的三个建议。


陈寿灿院长应邀出席“和合家事机制与营商环境优化”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近日,由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余姚市人民法院、余姚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和合家事机制与营商环境优化”研讨会在浙江余姚召开。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本次论坛活动并作专题报告。他以“优良家风家训中家事解纷智慧的探究”为讲题,以浙江家风家训的历史境脉为导引,提炼传统家风家训的家事解纷智慧与时代价值,并围绕浙江优良家风中“敬”“孝”“善”三字展开,阐述先贤文化与家风家训中的家事解纷智慧。他表示,新时代传承、弘扬浙江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极具时代价值。



陶水木教授应邀出席中国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慈善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近日,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慈善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韩国全北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60余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我院特聘教授、中国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陶水木应邀出席,并作《主权·产权·善举:近代上海一宗冢地交涉案述论》的大会主旨报告。他介绍了20世纪初上海同仁辅元堂(上海慈善团)北浙江路冢地的土地交涉案之历史沿革,并认为其存在对慈善事业及公共租界部分地段商业的发展和市容市貌产生了消极影响。